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帝国风云> 第三百零三章 水下利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三章 水下利器(2 / 2)

了澳大利亚。
根据中国海军公布的相关资料,到一九四三年底,美英潜艇在南洋与东北印度洋上总共击沉了七十多艘商船,总载重吨在四十万吨左右。因为当时美国海军的潜艇主要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上活动,所以在南洋与东北印度洋上活动的主要就是英国潜艇,这些战果大多得算到英国潜艇头上。
相对而言,英国潜艇的主要战场是北海与地中海。
虽然德意联军攻占了直布罗陀要塞、并且占领了苏伊士运河西岸后,英国舰艇就失去了进入地中海的通道。但是英国皇家海军在把地中海舰队撤出来的时候,把所有的潜艇都留在了地中海战场上。此后,这些潜艇就以英军控制的东地中海港口为基地,长期在地中海里活动。直到英国战败,还有三艘潜艇在地中海上执行作战任务。最终,这三艘潜艇的艇长都在收到消息后,凿沉了潜艇,然后向德意联军投降。
可以说,潜艇部队是英军坚持得最久的一支部队。
虽然在整个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部队远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潜艇部队那么有名,甚至比起中国与美国的潜艇部队来说,名声都差了很多,当时却不能因此否认英国潜艇在大战期间起到的巨大作用。
事实上,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部队也是破交作战的高手。
这就是,在北海战场上,英国潜艇几乎切断了德军的所有航线,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海运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
根据帝国海军的记录,在整个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损失了大约一千四百艘货轮与军用船只,其中一千一百艘是在北海上被击沉的,这其中又有大约百分之六十是被英国潜艇击沉的。算上在其他战场上取得的战果,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部队所击沉的船只,占到了英**队在大战期间击沉船只总量的七成左右。也就是说,相当于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一千二百艘船只送到了海底。此外在太平洋与印度洋战场上,还至少葬送了中国的数百艘货轮与军用船只。
可以说,这个战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要知道,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不是靠海运立国的,因此在大战期间也不是很重视海运,更没有大规模建造货轮,所保有的货轮总量本来就非常有限。大战期间,英国潜艇击沉的货轮,占到了中德货轮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四。如果按照比例计算,英国潜艇的战果超过了其他所有海军的潜艇部队。在整个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击沉的商船,仅占美英商船总量的百分之十五,而中国潜艇在太平洋上击沉的商船,仅占美国商船总量的百分之十,即便把后来在大西洋上取得的战果算进去,也仅有百分之十三。
当然,潜艇的贡献不仅仅是破交。
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潜艇还是监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在北海东部海域,在侦察机与巡逻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隐蔽性更好的潜艇就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最主要的侦察平台。
对此,坎宁安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
事实上,当时能够到挪威近海巡逻,并且持续监视的也就只有潜艇了。
为此,在本土舰队离开斯卡帕湾之前,坎宁安就派出了足够多的潜艇,在北海东部海域部署了三条潜艇警戒线,而且每一条警戒线上的潜艇都在十艘以上,两艘潜艇的最大间隔距离不超过二十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太平洋战场上,中美海军的潜艇警戒线都没有这么密集,大部分时候两艘相邻潜艇的间隔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
当时,公海舰队撞上的正是坎宁安部署的第一道潜艇警戒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