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的竟然发错章了,把后面的发到前面来了,等发完两小时了才发现….
又删不了,
现在是一章分两章,没看过的不受影响,望好兄弟们见谅…..)
正想着呢,突然听见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名战士正手拿文件站在门口。
“这是给你的。”战士递给他文件。
王鸿涛疑惑地接过,打开来一看,是一份关于邻国战斗机技术员的资料。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喜好、性格特点等信息。
“这是……”王鸿涛抬头看向战士。
“这是徐将军刚整理出来的。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份。”战士微笑着道。
“替我谢谢徐将军,也谢谢兄弟这么晚还送过来。”王鸿涛感激地说。
“不用客气,这份文件就放你这儿,我还要给其他人送过去。”战士说完摆手离开。
......
小教室。
一个留着短平头的指导员在讲台上讲解战斗机的基础知识,话语简明干练,通俗易懂
时间紧迫,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批零基础的学员对战斗机形成基本的概念。
王鸿涛在底下认真地听讲,不过他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是想尽可能地多学点,而他想的却是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伪装成一个小白。
……
为期三天的集训很快就过去,今天是正式接洽的第一天。
实操的第一步是由教练员带领学员参观战机。
王鸿涛他们观摩的是格斗—21战斗机组,这是款由邻国在五十年代初期设计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的战斗机。
邻国标榜其为二代机,同时其也是当时产量最多的喷气式战斗机。
众所周知,苏国的装备以皮实、耐操出名,为了提升装备的装甲防护能力,他们甚至都把不锈钢给搬到了飞机上,这在后世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的。
因为像战斗机这种东西,每提升1kg的重量都会给航行带来严重的负担。
当时苏国走的就是重装甲重防护路线,而且行之有效。
王鸿涛跟着队伍来到机场,看到了传说中的格斗—21 战斗机,它的外形粗犷,机翼、尾翼以及悬挂臂等部件均采用全金属结构,质地坚硬,就像头钢铁巨兽。
等学员们参观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几名有着显着东欧面相的苏国人不情不愿的走了过来,嘴里嘟囔着些人听不懂的话。
而军部的翻译官则是在一旁焦急地解释,手忙脚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憋出了身汗。
看到场面陷入僵局,王鸿涛突然想到了一条梗,脱口而出大喊了声:“脖子右拧!”(为了苏维埃)
一时间在场众人目光都朝这边看了过来。
那几名苏国人更是直接朝他走来,脸上带着笑容。
“达瓦里氏(同志),泥好。”为首的那名苏国人似乎略懂中文,磕磕绊绊地回应道。
“你好,欢迎来到龙国,我的朋友。”
“泥好,我,谢尔盖、德罗列夫。”说话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苏国人,他顶着个大大的酒糟鼻,一脸络腮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