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后宫多了上百位绝色佳人,陆诚平常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游龙戏凤。
每一位被选出来的秀女,都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各具特色,很能代表某个地方的女子。
陆诚从这些女子身上,也领略到了华夏各地的不同风情。
与此同时,陆诚也给情报处下达了一个小任务,去苏州寻找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陈圆圆。
秦淮八艳其余的那些,陆诚兴趣不是特别大,但这陈圆圆,陆诚肯定是要收进后宫的,先送到宫里养几年再说。
当然,享受生活的同时,陆诚也绝不会落下政务。
既然身为天子,肩上担负着亿万百姓,就应该负起责任。
这几年,随着华夏帝国占领的地盘儿越来越大,汇聚的粮食财富以及各种矿物资源越来越多,再加上最早一批辽东的孤儿,也都已经学有所成,走向了各个工作岗位,整个华夏的大发展都走上了高速路。
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提升民族凝聚力,陆诚这些年也新增了不少政策,比如在华夏占领的所有区域内都插上国旗,在华夏每一所学堂都举行升旗仪式,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会唱华夏国歌。
对于新占领了的一些外族区域,华夏大军还会收走他们所有的文化典籍,强迫他们必须学说汉话,学习汉字,认同汉文化。
为此,陆诚还召集一帮学者,把繁体字进行了简化推广,方便汉语言和汉文化的传播。
与此同时,对于新占领区的百姓,一开始被划分为二等公民、三等公民的,只要能与汉人通婚,就可以更快的提升公民等级。
当然,对于那些外族男子想要娶汉人女子的,必须要经过最严格的审查,体检,某些人群更是直接被禁止与汉人通婚,只能沦为二等公民或者三等公民。
对于敢反抗的,陆诚也是绝不手软。
通婚可以,但不能造成血脉污染。
永昌六年秋,陇西突然发生地震,造成不小的伤亡,甚至京师都感受到了地动。
陆诚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灾,立刻给附近的军区下令,让军人前去救助灾民。
同时,陆诚还下令从其他地方调集粮食物资,安顿受灾的百姓。
做好一切安排之后,陆诚更是亲自前往灾区慰问百姓,指导抢险救灾,告知广大百姓,天子将会与百姓同在,一同面对天灾。
此举无疑让陇西百姓感激涕零,对陆诚的拥护程度直接拉满。
之后,陆诚在灾区停留了半个月,直到确认救灾善后工作全部完成,才放心离去。
陆诚也知道,接下来的几年,天灾人祸将会接连不断,全球都会进入小冰河时期。
故而,陆诚早就从各地调集粮食,在各处都建立了粮仓,储备了足够应对灾情的粮食物资。
同时,沿海地区也大力发展捕鱼业,囤积腌制的咸鱼干,鱼罐头。海洋中的海带等也都被利用起来,制成干菜封存。
不仅如此,陆诚还派出一支远洋舰队,沿白令海峡深入北美,进行打猎,把大量的肉食、皮毛运入华夏境内,制作成腊肉,皮草。
在开始修建铁路的同时,陆诚也已经在筹划着南水北调。
到这两项都是大工程,动辄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来完成。
为了更好的应对灾情,陆诚还让南方各地多兴建房屋,万一中原各地的旱情太过严重,就直接进行暂时性的移民,总要让百姓度过难关。
反正现在华夏的地盘儿足够大,哪里发生灾情,实在顶不住的话,就直接先把百姓迁移出去。
当然,各种防洪抗旱,预防蝗虫瘟疫的策略,也都一一实施。
天灾对华夏帝国来说,既是一个危机,也是一场考验,更是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大一统的机会。
当然,如果可以,陆诚也不愿意面临这些天灾。
毕竟,就算是陆诚准备的再充分,在天灾面前,人力也显得太过单薄。
即便是到了科技发达的后世,天灾也总会带来莫大的损失。
永昌七年,春季刚过,旱情就已经露出苗头,连续两个多月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都已枯萎,各地的河流水位急剧下降,有些小河甚至直接干枯。
陆诚发现不对,一面开始赈灾,一面亲临中原等地,劝说各地的百姓暂时离开,前往南方避难。
有些眷恋故土,不愿离去的,陆诚也派遣士兵,强行带他们离开。
同时,陆诚也走遍各地,查访民情。
得益于朝廷应对及时,百姓及时迁移,并没有因为旱灾造成多少伤亡。
到了秋季,中原又发生蝗灾。
在百姓迁移之后,陆诚也一直派人关注着中原等地。在发现蝗灾的第一时间,陆诚就下令让军队用火攻消灭蝗虫,从南方各地调来鸡鸭,带来青蛙,捕捉蝗虫。
同时,在蝗虫爆发的周围区域放火,烧出大量的隔离带,尽可能的把蝗灾控制住。
对于发生过蝗灾的区域,也同样在地面撒上甘草烧一遍,烧掉地下的虫卵之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