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带陆不凡来的是他的大伯陆谦,陆谦见陆不凡有退缩之意,便怒道:“你担心什么?之前的比试说不定就是她运气好,她一个四岁不到的小姑娘,怎么可能会作这么好的诗?说不定是她的师傅之前就写好的。这次诗会,你只要在众人面前展示你的真才实学,赢过了其他学子,便能一雪前耻,陆家的名声也能挽回。”
说完,直接拽着陆不凡进了晋阳书院。
因为是周老夫子举办诗会,除了邀请襄城、蒙城周边各大书院,还有一些本地有名望的人家,也都慕名而来。
一些人家是想提前在诗会上看看有没有文采卓越的学子,可以资助,待学子将来金榜题名,便与自家结下一段善缘,有些甚至是打着为家中女儿结亲的想法,过来先相看的。
能在各大书院读书的学子,自然都是家中比较优秀的男子,所以晋阳书院一时人声鼎沸,热闹不凡。
有些人家的千金小姐也饱读诗书,很有文采,此次也纷纷前来参加诗会,都想着如果能在诗会上大放异彩,不但能提升自己的名声,而且对亲事也有益。
苏鑫儿作为年龄最小的受邀者,又被汪夫子亲自迎进门,自然是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纷纷猜测,究竟苏鑫儿是什么背景?
本来,青山书院众人只以为赵之舟在门口讲的那件事情就是一个笑话,但是看到汪夫子对苏鑫儿的礼遇,一个个也在心里狐疑起来。
正在内堂接待贵客的周老夫子,听说苏家人来了,便对贵客道:“三皇子,可否要出去看看?”
三皇子摇着扇子,淡淡道:“此次吾游历至此,特意替父皇前来拜访夫子,并不愿暴露身份。夫子尽管忙自己的去,我自行走走,无须过于关注我。”
周老夫子闻言,便不再多问,行了一个礼便退出门去。
三皇子的随从,舒家三房庶子舒启泰等周夫子出去了,方才问道:“三皇子,这蒙城也就是一个边远城池,这里举办的诗会哪里比得上京城!要我说,不如我们早些南下,也好多看看这大好河山,何必在这里,听一帮酸腐文人说些之乎者也?”
三皇子轻笑,笑意不达眼底:“你以为我想来?还不是出京的时候,母妃千叮万嘱,路过蒙城一定要来拜会周老先生,这周老先生虽然已不在朝堂,但威望还是有的,很多文官可都是周老夫子的门生。母妃的一片苦心,岂可辜负?”
舒启泰听闻,便不再多言,二人带着随从,不久之后也出了门,朝着诗文馆而去。
因为随从众多,且气度不凡,三皇子一出现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本来还聚集在苏鑫儿身上的眼睛,都一双双转向了进来的公子,苏鑫儿暂时缓了一口气,天知道,她被这么多人盯着,是多么的不自在!
为了维持形象,她都只能一直带着萌哒哒的假笑,脸都快笑僵了。
三皇子见众人都在看他,眼角都是不屑,自顾自找了个位置,坐下。正好斜对面坐着的就是苏正业和苏鑫儿叔侄二人。
苏正业因为读了几年书,十六岁的少年已经身材挺拔,倒是有几分玉树临风之气。三皇子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蒙城各家都没见过三皇子这样丰神俊逸的人物,看上去十一二岁,穿着不俗,富贵逼人,都不由得跃跃欲试,想要上前攀谈。但无一例外都被三皇子身边的随从给挡了。
众人见三皇子不是那么好接近的,便也作罢,有些不死心的,都开始找晋阳书院的夫子去打听。
可惜除了周夫子,其他人都不知道三皇子的真实身份,众人都打听不出来。
周夫子准备了一下,见来的人很多,便上台讲了几句开场白。接着,便让晋阳书院的书生将装裱好的精心收藏的诗文拿出来,一一诵读,与众人品鉴。
苏鑫儿听着,有几首倒是还算不错,但跟她之前读过的那些诗词比起来,还是略欠火候。
这时,两个书生拿上一幅装裱得非常美观的诗文,周夫子亲自介绍道:“这首诗文是一位小友所作,是老夫迄今为止最为满意的一篇诗文,就由老夫亲自诵读,与各位品析一二。”
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怎样一篇诗文,能得周老夫子如此赞誉,便纷纷安静下来,好奇等待。
一见到这篇诗文,陆不凡就捏紧了拳头,当时在食为天被苏鑫儿比下去的那种耻辱感又袭上心头,脸色不由得白了几分。
苏鑫儿当然也知道,眼前的这一幅就是自己写的那首《秋诗》,她没想到,周老夫子居然这么重视,还要亲自诵读,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小脸,本来就粉雕玉琢的小荷花,更加粉嫩可爱了。
清了清声音,周老夫子便朗读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声音落下,众人都惊叹起来,尤其是那些来自各个书院的夫子们,无不拍手赞颂,有人高声问周老夫子:“周夫子,敢问此诗是何人所作?如此诗才,在下非常想结交啊!”
周老夫子看了苏鑫儿一眼,苏鑫儿有些难为情,她真是大意了,应该提前跟周夫子说一声,千万别在这种场合爆她马甲的!可是现在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周老夫子已经走到她身边,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