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霍清语嫁给镇北王,霍辰安和苏鑫儿便一起搬到了镇北王府居住。
为感谢许神医治好霍清语,霍辰安把霍府直接送给了许神医,许神医自然是不愿意要,再三推辞,但是霍辰安执意要送,最终,房契落在了许神医名下。
许添意知道苏鑫儿的真实身份之后,慢慢拉开二人之间的距离,对苏鑫儿越发恭敬。
之前苏鑫儿住在霍府,他还会找机会跟苏鑫儿相处,多说说话,但如今苏鑫儿搬到镇北王府之后,刚好没了机会接近,每隔几日,他会跟着爷爷去一趟镇北王府,帮王妃诊脉,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见到苏鑫儿,因为苏鑫儿出门去店里了。就算遇上,他也再没有找机会多说话,适当的保持着距离。
霍辰安很快发现了许添意的变化,不过他乐见其成,便没有挑明。
傅景年成婚半个月后,才消假上朝,上朝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禀明了霍辰安身份一事,请皇帝下旨封霍辰安为镇北王府世子。
朝堂众臣没想到,之前他们死命的求皇帝立镇北王府世子,傅景年拼命阻拦,他们都消停下来后,傅景年居然主动请求立世子了,而且这个世子已经十四岁,还在镇北军里担任了副将一职。
镇北王这是不声不响干大事啊,转眼之间儿子封世子,女儿封郡主,妥妥人生赢家。
皇帝重用傅景年,二人又从少年时期就是朋友,自然答应了傅景年的请求,而在傅景年请立世子之后,司农署又给皇帝送来了一个大大的好消息——红薯大丰收!
当初,苏鑫儿带来的红薯种子分了一半给大司农,大司农按照她的种植办法种下去之后,一直悉心照料,虽然比永嘉郡主种出的晚了一个多月收获,数量上却十分喜人。
大司农让人从大殿外抬上来一筐红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陛下,红薯共收了三百二十八个,产量测算过了,居然达到二十倍,如果将三百多个继续种下去的话,那下一次收获便有六千多个。长此以往,不要几年,就会迎来大丰收啊!”
众臣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振奋,皇帝更是喜不自胜:“如此高产的作物简直就是大周之福!”
“来人,将大司农带来的红薯抬到御膳房去,让御厨做成粥,给每位爱卿和后宫都送一碗。”
众人之前只是听闻过红薯粥,却没有品尝过,看来今日有口福了。
皇帝太过激动,想了想,当着众臣的面便给了苏鑫儿封赏:“传朕旨意,永嘉郡主贡献高产作物有功,特赐京郊红树庄、王家庄、小田庄为郡主封地。”赐了封地,这封地上的所有东西都归苏鑫儿所有,包括土地、人口、税收,甚至可以组建自己的护卫军。
御史率先出列:“陛下,如果想表彰永嘉郡主的功绩,大可以赐金银、古玩、字画,直接赐封地是不是不妥?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傅景年也上前道:“陛下,高大人所言极是,永嘉郡主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红薯,贡献给大周是她的本份,不求陛下封赏,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苏正业如今是五品官,平时很少会在上朝的时候进言,听傅景年都出来说了,便也站了出来,代表苏家表明态度:“陛下,永嘉郡主是大周子民,为大周做事不图回报,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摆摆手道:“你们无需再说,朕意已决,二十倍的高产量,你们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吗?如此大的功绩,就赐了一块小小的封地,朕都觉得太少了!”
皇帝在心里腹诽:要不是舍不得这孩子离京太远,朕都想找几个大点的城池,赐个大点的封地了!
赐封地一事,一石惊起千重浪。在前朝、后宫都引起了巨大震动。
尤其是那些有皇子的妃子,对永嘉郡主的能量更是看在眼里,盼在心头。
大皇子是皇后嫡子,自从经永嘉郡主推荐,找许神医医治之后,身子是日渐好转。听闻苏鑫儿被赐了京郊的封地,皇后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
“你说,如果本宫去为大皇子和永嘉郡主求陛下赐婚,陛下会同意吗?”皇后询问着身边的贴身大宫女,眼看着苏鑫儿圣宠日浓,不由得动了心。
大宫女想了想道:“永嘉郡主才八岁,恐怕年纪太小。”一个八岁,一个十七岁,若是等到永嘉郡主十六岁成婚,那还要等八年,到时候大皇子都已经二十五了。
“况且……”大宫女继续道:“永嘉郡主到底身世不明,虽然如今是被镇北王认为义女,但毕竟不是亲生的。镇北王有自己的亲儿子了,又新娶了王妃,将来所有的助力都会给亲生子……”
宫女没有再说下去,自己生的当然更亲,没理由把资源送给一个外人。
皇后叹了一口气:“罢了,晔儿是长子嫡子,之前他身子病着,本宫不敢想,但现在他慢慢好起来,他的皇子妃必定要是一等一的好出身。现在天气好,趁着还不太热,御花园里姹紫嫣红,正是景致优美的时候,这样吧,你传本宫旨意,办一场赏花宴,就邀请京中女儿尚未出阁的五品及以上人家。本宫要为大皇子相看相看。”
皇后的赏花宴请帖,一张张送到京中五品及以上人家手中。有适龄女儿的人家,已经说好亲事的,捶头顿足,错失一个成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