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天气渐渐冷冽了起来,遍地的金黄变成了黑褐色的土地,挥汗如雨的秋收之后,又埋下了来年的希望。
老皇帝来到小坎沟都快一个月了,整日里缠着胡二伯到处探讨人生,逼得胡二伯带着山青,连夜出逃避世去了。老皇帝也不着急,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就守在胡家等着,就不信胡二伯他不回来。
这不,这会儿正拉着老馒头坐在胡家小院儿里,听自家儿子说八卦呢。不光听,还插嘴呢。
“照你这么说,那孩子不是老二的?”
“都说三遍了,不是!”
“爷爷,爹爹说了,百日宴的时候以为没换,其实是换了。辞行的时候又换了一次,就又换回来了。”
四岁的明珠,正是喜欢听大人说话的时候,这偷摸说点儿八卦,倒让他给听了个全。虽然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字面上的话是一点儿都没学错。
“哎呦,小猪猪,你这脑瓜儿怎么长的,这么聪明呢?快来婶婶这儿,让我也沾沾光。”
张莲的肚子都六个月了,身子笨重了不少,坐在桌边跟着听。沈婉儿约束着明珠,不让她乱跑,怕她跑起来没谱,冲撞了孕妇。
这会儿张莲主动叫了,明珠迈着“小偷”的步伐,悄悄的前进,逗得大家前仰后合的。
“唉,也是个可怜的。爹不疼娘不爱的,也难怪孩子也变坏了。”
李氏叹了口气,哪有做娘的逼着孩子变坏,去杀人放火的?以为是别人家的孩子,最后却是自己家的。
“这一家子,大概都落不着什么好下场。”
胡老汉总结。
“爹,那告示上不是都写了。文奇璋一家三口,秋后问斩,家产全部充公,用来赔偿那些苦主们。”
小五啃着石榴,嘴里含糊不清的说。
“不过,要斩的就那县令一个。文竹跟吕淑娟俩人当晚就死了。一个上吊,一个撞墙。”
“哎,不对呀,你最近没去镇上吧?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胡兴难得清闲,守在媳妇儿旁边,还没忘记竖着耳朵听八卦。
“哦,告示是我写的。”
“啥?”
一家子前所未有的默契,齐声喊了一句。
“就你那两笔狗爬字儿?”
胡旺无情吐槽。
“二哥,别总用老眼光看人。我现在的字还是有进步的。”
明宣礼十分中肯的点头,抬头瞧了一眼房顶,初七十分有眼力劲儿的飞身下来,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纸。
交给明宣礼就转身要回房顶。
“哎呀,就这么俩人儿,还上上下下的麻烦不麻烦呀。大大方方的在人前待着不好吗?”
老皇帝看不下去,说了这么一句。初七看看明宣礼,等他的指令。
“您确定?”
明宣礼意味深长的跟老皇帝确认。看得对方头皮发麻,但君无戏言,说出去了还怎么收回来呀。
“确定。都下来吧!”
老皇帝还朝上头嚷嚷了一声。
只听得呼呼啦啦的一声响,院子里瞬间就多了十几号人。
“啊~~~”
“嚯!!!”
“哎呦,我去~!”
明宣礼四毫不意外的看着院子里的这些人。丢给老皇帝一个“你让下来的”眼神。
胡老汉眉头一皱:“老明,今儿的饭钱你出!”
老皇帝眨巴眨巴眼:“……我出就我出。”
胡老汉噌地起身吆喝:“老大老二!去找屠户买头猪,捡大的买奥 ,你明伯伯出钱!”
老皇帝,囧!
其他人:哎呀妈呀,憋笑好难呀。眼泪都要出来了……
文师傅叹口气,默默的挽起袖子进了灶房。早知道就跟打杂的一块走了,至少不用每天做这么多饭菜,今儿还翻倍了。
不对呀……他也知道路来着……其实,他也可以跑的。
既然要杀猪,那就不能就他们几个人吃,喊上大家伙儿一起来。
小五站起身来,身为家里最小的一员,跑腿儿的活,肯定是他的,没跑了。
“爹,这次是啥由头啊。”
“庆祝你四哥解决了麻烦。”
小五在院子里望了一圈。
“那要不要去镇上喊四哥回来?”
“不重要。”
胡老汉忙着套车跟儿子们去挑大肥猪,随口答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喊不喊不重要,还是胡达这个主角在不在不重要。
小五去喊了一圈人回来,最先喊的三爷爷和四爷爷都已经到了,照例,儿孙们抬着、扛着、搬着东西来的。
老皇帝坐在屋檐下,看着眼前的场景,十分没见识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喊人来吃饭,要自备桌椅板凳,还要自己带着口粮来的。
三爷爷家依旧出面粉,四爷爷搬了半个菜园子,大壮二壮拎着鸡鸭,余苗苗身后跟着三个小叔子,手里还一人搬了个坛子。
见到家里的陌生人,已经不会惊讶了。他们家三不五时就来几个没见过的,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馒头,下次宫宴咱也这么办,多热闹啊。”
老馒头没吭声,看天看地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