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只能技术入股,占股份百分之四十。
不过药品配方都是他一个人带着团队研发的。
当初办厂的时候,张旭尧本来只拿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的,是秦鹤安坚持要给他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的。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出了钱,可张旭尧研发出来的配方却是能够源源不断生钱的.........
宋瑶小金库里的钱虽然一下子被掏空了大半,但她依然跟没事人一样,并且还打算买块地皮,盖一栋楼开超市。
倒是宋父宋母知道女婿办了制药厂,担心小两口的钱不够用,特意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钱给送了过来。
大哥宋安更是直接大手笔的掏出了一万块钱。
“爹娘,大哥,你们别担心,我们有钱花。”
宋瑶还把自己想要开超市的事情说了,她想了很久,还是觉得现在开超市对她来说是最佳的选择。
这样她空间里的一部分粮食和鸡鸭鹅猪肉,就能光明正大拿出来售卖了,不用再去什么黑市跟人交易了,冒着被人发现空间秘密的风险了。
宋母跟宋父都沉默了。
过了许久,宋母先开口,拉着宋瑶的手劝道,“瑶瑶,爹娘不是不支持你买地皮盖楼开超市,只是女婿刚刚办了制药厂,你又要折腾,万一赔了怎么办啊?要不你先缓缓,等女婿那边挣钱了再买地皮?”
今年开始,已经有不少人陆陆续续的下海创业了。
虽然允许个体商户做生意的政策要明年才下来,今年只是允许了私人办厂,但大街小巷摆摊做小生意的人数不胜数,而且也没有人管了。
只不过下海做生意的人并不是都能赚钱,有些也是赔的血本无归,因此而妻离子散.........
“爹娘,京市的房价涨得有多快你们也知道吧?钱放着会越来越不值钱的,现在买几块地皮,是只赚不会赔的。”
宋瑶不能说的太直白,总不能说自己能预知未来吧?
可宋父宋母和大哥宋安都是她最亲的人,她更希望有钱大家一起挣,大家都能够吃到时代的红利。
“大哥,你跟嫂子手里的钱要是花不着,也不打算做什么投资大的生意,也可以买几块地放着。”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要容易一些,宋安几乎是一点就通,瞬间就明白自家妹妹的良苦用心了。
“爹娘,小妹说的有道理,你们想想,十年前的物价,再想想现在的物价,涨了多少?”
这下,宋父宋母是彻底没话说了,因为闺女和儿子的话确实有道理,他们也没有再阻拦的理由。
买地这件事不是说买就能买的。
宋瑶可以说是跑了大半个京市,才找到了两块地理位置不错,还能够合法售卖的地皮,只是一块两千平方的地皮,价格高达十几万。
她手里的钱还真不够。
另一块六百多平方,面积不是很大,但也要不到三万块钱才能买下。
宋瑶一咬牙,果断买下了小一点的那块,打算先弄个小超市出来,以后再慢慢扩大,等挣钱了再重新买块更大的地皮。
秦鹤安又帮她找了施工队,选了个良辰吉日正式开工了。
等到明年正式允许个体商户做生意的时候,这栋小楼也就盖起来了。
另一边,宋安自从被妹妹点醒了后,也没闲着,他眼光独特,直接跑到沪市浦东去买了一块地皮,也准备将来盖楼开超市呢。
这当然也是他深思熟虑过得,他跟妻子大学毕业后,也是要找工作的,倒不如跟妹妹一样,做点小生意,这样也能自由些,多陪伴女儿。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家将来可能要定居在沪市了,跟妹妹一家离得远了些。
宋瑶倒是坦然接受,能够早点在浦东买下地皮,她替自家大哥感到高兴,要知道将来浦东那边的房价也是涨的让人震惊。
随随便便一套小别墅价格都是上亿。
宁要浦东一张床,也不买浦西一间房。
这是八十年代老人们常常挂在嘴上的话。
那会的浦东看起来跟乡下没什么两样,可是从九十年代起,浦东就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不过十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等到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浦东的房价已经涨了不少了.........
只是现在是一九七八年,在那边开超市生意可能会不太好。
所以宋瑶建议大哥宋安办厂,因为那块地皮价格便宜,而且面积很大,足足有好几千平了。
盖个楼放在那荒废着,一放就是十几年,也太浪费了。
宋安也很心动,但他跟妻子都在上大学,女儿也还小,需要多陪伴,去沪市办厂的事只能等几年来了。
所以他干脆在京市做起了小生意,周末摆摊卖货。
怎么说也是干过倒爷,混迹过黑市的,眼光最毒辣,挑的物品全是当下姑娘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