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些头疼。
因为耗费太大,效率降不下去,机器卖不出去,主要是他们麒麟院对于纺织不怎么熟悉,不知道如何改进。
再研究下去,就好耗费大量的资金,他们比起纺纱机,还有比它更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研究。
尤其近些年,他们麒麟院的经费申请规定也严格了,都察院那群人对他们盯的很,明明他们就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研究人员,又不干涉朝政,干嘛盯着他们。
都察院表示:这是一群吞金兽,当然要盯紧些。
霍瑾瑜知道麒麟院的纠结后,笑了笑,给他们支了招,让他们给江南那些大纺织商下帖子,让他们派人来京城,拉拉投资。
虽然研究出的蒸汽纺纱机有许多缺点,单是效率稳定这一个优点就足够吸引人,再说因为海贸繁荣,这些纺织商可不缺钱。
褚青霞一听,回去与手下说了说,觉得可行,当即就派人下江南。
那些大纺织商接到帖子后,倒也爽快,纷纷派了心腹进京,不止这些纺织商,还有一些想要搭上麒麟院的其他商人也派人过来了。
众人到了京城,见到了蒸汽纺纱机。
褚青霞亲自给他们介绍外加画饼,她牢牢记住霍瑾瑜的话,拉投资时要对于缺点一笔带过,对于优点和“大饼”要大书特书。
这些人看着面前较为粗糙的蒸汽纺纱机,面上恭谨和气,脑海中则是各种思绪不断。
蒸汽纺纱机的成本是水力的十多倍,单是它胜在稳定,而且以后效率可以提高,成本也会降下去,而且只要有燃料,可以日夜不停歇。
麒麟院的大人说,他们还打算研究蒸汽纺织机,出了成果,也是他们第一个使用。
最终,八月,景朝第一个与麒麟院合作的纺织机研究所在京城成立,因为有不少大商人支持资金和人才,蒸汽纺织机的研究可谓是迅速。
其他产业的商人见状,也与积极麒麟院沟通,想要与之合作。
不管能不能研究出东西,能与朝廷搭上关系最好,至于其他的都是顺带的。
霍瑾瑜微微点头,不错不错,这样才是良性发展,总不能什么都要她喂到嘴里,看顾了一时,看顾不了一辈子。
也是在这段时间,钢铁厂的铁轨终于弄出来了,为了试验出最经济、最合适的铁轨,钢铁厂真是用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他们有成本低廉的钢材,这种钢铁压根承受不住矿车的重量,可能用不了几个月,钢轨就要变形,这种肯定不能拿出手,也有比黄金还贵的,比如弹簧钢,无论是坚硬度还是耐腐蚀度都符合要求,但是成本太高,别说普通的矿场,就是金矿也用不起。
为此他们又重新研究出一款合金钢材,因为今年是昌宁十四年,所以霍瑾称呼为“十四号钢材”。
这次钢铁厂先造了五里长的铁轨在厂内自用,毕竟不能一上来就往矿洞中安装,上高难度,先在场内使用。
别说,有了铁轨的钢铁厂运送各种材料和钢铁时便利不少,而且路线是规划好的,不用担心出现偏移。
钢铁厂的负责人受麒麟院的启发,也邀请了一些大矿场老板来钢铁厂参观,拉生意。
他们的情况可比蒸汽纺纱机要好,现下只需要做些调整,明年就能用上,本着先来后到、价高者得的原则,大家可不要客气。
霍瑾瑜听到后,派人嘉奖了一番负责人。
……
九月,安南来报,因为连日暴雨,安南二十州发生水灾,伤亡百姓达到四千余人,另趁此时间,一些地方趁机涌现了些许谋反势力,肆意散播反抗流言,蛊惑百姓。
霍瑾瑜皱眉。
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居然又生事端。
没拿下安南前,她以为凭借安南的沃土,应该能尽快让安南恢复过来,十年后,就能发展成帝国的粮仓,可以反哺云贵地区。
可是战后恢复是个长期的工作。
百姓需要安抚,地方基建和秩序也需要大量的财富来维持。
在现代,安南的三角洲虽说富裕,那也是经过时代发展过的,现在仍然是一片泛滥成灾的荒地。
就好比现在发展起来的两广地区,往远了不提,就是前朝,在百姓眼里,也是满是毒虫瘴气、气候恶劣的流放边陲。
不管安南如何归于景朝的治下,不满的人肯定有,就是它主动归附、纳入,估计都有很多人闹独立。
现在这个时期,有人趁机想要搅浑水,霍瑾瑜也不奇怪。
现在这种时候,她也不求安南变得富裕了,只求十年后,安南能自给自足,不需要中央再拨款。
次日早朝时,霍瑾瑜与众臣商议如何给安南赈灾以及如何增加移民去安南。
目前安南的汉化策略还是老三样,选派安南贵族子弟来京学习中原文化,在给一些安南本地人辞官收归其心,移居内陆百姓去安南……
不是说这些成效不管用,而是这些都需要时间,不能太过激进。
至于移民,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若是活下去,何必要折腾自己去其他地方,加上近年来国内粮产较为充足,百姓日子好多了,想移民的就更少了。
虽说安南没有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