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季的西南大旱以来,平静了几月的京城又再次热闹了起来。 但这次不是因着什么天灾或者人祸,反而算得上是一件喜事。 桃李书院的山长,因着发现书院之中的学子进学心思不大强烈。 是以,向着周边的几座书院提出来举办交流会的想法,地点自然是在桃李书院。 而举办交流会的目的,据桃李书院的山长所说是想见识一下各个书院学子的风采,同时也为了激励书院中的学子努力奋进,向上进学。 不过对于桃李书院山长秦丰鼎这番话,除了桃李书院的人,其余书院的对此都嗤之以鼻。 这番话说的是好听,但各大书院的山长都从这封邀请帖上边读到了明晃晃的‘鸿门宴’三个大字。 可真实的目的究竟如何,怕是只有桃李书院的山长本人知道了。 且这邀请,各大书院还不能不派人去。 毕竟文人相轻,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即便是知道桃李书院那秦丰鼎不怀好意,他们也得派人去。 且若是别家书院都派学子去了独独你家书院没派学子前去。 便会被认作避之不战,胆小懦弱。 一时之间会面对众多世人的指责,然后在世人的言语之中书院落败下去。 再说,前去这交流会辩法论想,万一在上边做出了名声于此后入仕也大有帮助。 有名声下那科举之试和无名声下科举之试,若是才学相差无几,那决定你之排名的可能便是这名声了。 是以,此事一出京城以及周边京县的书院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便是那平时高居众书院之上的太学宫,据说因着这件事热闹了几分,不少学子或毛遂自荐或通过家中权势人脉,想要获得那前去参与交流会的名额机会。 若说真有哪家书院不同的话,那便是同太学宫齐平的白鹿书院了。 从外界之人看来,似乎这白鹿书院之中未有丁点儿动静。 便是平时如何,此时也是一样如何,无为外界所动! 但白鹿书院这般不为所动的,那便有为之激动的几乎夜不能寐的。 无他,便是这一直处于世人议论中心的桃李书院了! 这桃李书院,在京城的名声其实比太学宫和白鹿书院都要大一些。 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这天下人都知的事情,这桃李书院乃当今皇帝前任太傅所修建,那书有‘桃李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匾还是皇帝亲自写了派人送去的。 每年年节时分,还会有一些赏赐送到那桃李书院的秦家人手中。 至于这其二吧——其实和前者相比就不是什么好的名声了。 无他,桃李书院只看钱财不看才学,只要你家中足够有钱有势,你便入得这桃李书院。 是以,桃李书院在大景京城人的眼中便是那纨绔的聚集地,平常人家的孩子宁愿是送到次一些的书院去进学,也不愿去那桃李书院! 说是书院,其实不如说是一纨绔收容地。 嗯? 你说那太学宫不也是一样吗? 只收那皇室官宦,世家门阀的子弟,怎的这名声便是天差地别呢? 太学宫那是什么地方,里边的人除了皇室子弟,哪家送进去的不是自家精心栽培的嫡系子女。 才学、德行那是一样都不会少的,毕竟他们代表的是一家一族的排面! 且太学宫自大景建国之初便被设立存在了,里边不知走出了多少的王侯将相,仕家大儒! 又怎的是修建不过几年尽出祸害人的纨绔无赖的桃李书院可以相比的! 至于那些被桃李书院收进去的,颇有才学的穷人家的学子。 呵,不过是那些纨绔在书院无聊之时的出气筒罢了! 可以说,这桃李书院的名声和德行与之其书院名是完全两个极端。 当然,不论外界如何看待这次交流会都全与白鹿书院无甚关系。 普通的学子,便是该上课上课,该温书温书,该休息休息,一切如旧未有改变! 要真要说有甚区别,便是山长所收的十二名弟子却是越发少见的出现在平常的课舍之中了。 似乎最近都是由山长本人亲自教导了,据说是为了那还有三日便要召开的交流议会。 至于白鹿书院的名额已经被内定成为了山长弟子这件事,白鹿书院的学子们就没有异议吗? 当然是—— 没有的! 山长那个人,只要是白鹿书院的学子那且都是知道的。 他收的弟子,定然是与常人所不同的。 他们这些白鹿书院里边的普通学子便已经是卓越斐然了,毕竟能在弱冠之前通过那秀才之试的都不是甚庸人。 才学至少都是那能够成了贡士的,可即便如此却还是只能在这白鹿书院之中做个普通学子。 去争抢那每一届学子之中的前三甲,直接越了那繁杂的科举一举入仕! 这样的他们都没有被山长收为弟子,那被山长收为弟子的人自然是比之他们还要卓然上许多! 借用白鹿书院山长的话来说,便是他收的每一个弟子自然是有那至少一县之地之才的。 别误会,山长口中的一县之地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或者偏远的县城,而是那京城周边的京县! 也就是说,山长收的那些弟子便是在被他收入门下之前,就能作为一县之地的县令,仕途坦荡之人了! 这叫他们这些还困于书本,想着如何叩开仕途大门的学子又如何生的出异议。 或许最初还是有的,可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来自山长门下弟子的碾压级别的打击之后,他们便也是佩服至极了,说是心服口服也不为过! 所以,对于山长这次只带着自己门下十二人前去这次交流会,白鹿书院的学子是打心底里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甚至,恨不得叫那些平时压着他们的亲传学子去压压别家书院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