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积累人情(1 / 2)

欧萌萌第二天去了街道,但是私下的和王主任见的面。王主任倒是没想到,她会来。

“怎么想到过来?”王主任忙过来握手,这几年,他们关系算是很不错了。王主任心里是很在意“秦淮如”的意见与想法的。

比如她主理的肥料厂就是最早从“秦淮如”这儿得到的灵感,现在这厂已经是国营厂了,交给市工业局,里头的工人都一下子从临时工,成了国营厂的工人,把贾大妈都乐得够呛。她从那时,终于转了正式的城市户口,每月有正式的定量,而不是分贾东旭四分之一的粮票了。而那回王主任也有了一次晋升的机会!虽说她没去,但还是感激“秦淮如”的。

而现在,她更感激,因为她没去也是和“秦淮如”有关的。那会机会就在面前,说她不想,也肯定不是真的。不过她还在迟疑,正好碰上晚归的“秦淮如”,两人结伴走了一段。

也是无边际的乱聊,那天正好是秦淮如上夜大回来,王主任还笑,说她难不成想多读点书,好去教中学,高中,不过也是,工资会多点。

那天“秦淮如”只是揉了一下疲惫的脸说,才不,她若是想教高中早去了,留在小学,就是为了孩子,她一是能自己带棒梗的班,盯着儿子的成长,二是,小学事情单纯,她一个寡妇带孩子,身边的事越单纯越好,省得给孩子们找麻烦。

“秦淮如”那天是说者无心,但王主任却是听者有意的,那时还是困难时期,她做生不如做熟,总不能把自己管了十多年的老街坊们弃之不顾。于是诚恳的拒绝了,回来带着群众们生产自救。

等着环境好点了,欧萌萌忙和她说,她不养兔子了,建议街道也别养了,至于老百姓如何,他们自己看着办,但街道不再鼓励了。

王主任也是聪明人,之前那是国家困难,他们生产自救,国家能睁只眼,闭只眼,但是生产生活正常化了,有些事感觉有点过线。肥料厂已经是国营的,负责周边的县市的土地的改造。这与街道无关,但是兔子园还是街道的。

现在大家就都知道,繁殖特别快,他们养了不到一年,街道居民们根本不来换兔子了,反而是要交兔子,来换他们需要的日用品。后来实在太多,于是,街道没法,和肉联厂协议,他们每月都能向肉联厂提供一定数量的兔肉,而兔子皮自然也由他们专业的毛皮工厂来接手。

有了肉联厂,真的多少肉都能收处下去。之前各家养了兔子也舍不得吃,借着街道的渠道,换成钱。这比养鸡取蛋真的收益大得多。这时,“秦淮如”建议她再停了,就有点意思了。

王主任就旁敲侧击娄小蛾,娄小蛾知道个屁,那会她还孕中,不过,她是知道秦家送兔子到街道,要么是换兔子肉,要么是换兔子皮,从没要过钱。说要钱,性质就变了。她也就实话实说了。

王主任立刻在街道开会,统一的思想,就去找上级,要把兔子园也交出去。理由也是现成的,因为那儿也做大了,全街道的人都在养兔子,交给他们兔崽子。摊子太大了,他们是街道,又不是专养兔子的,太拖人了。

她和领导继续说,当初也是无可奈何,现在国家好了,原则还是要守的。贸然的关停,也不行,因为已经不是养兔子取肉的问题了。

兔子园当时建立时,就和肥料厂放在一起,兔子园的下水接的就是肥料厂的沤肥池。这样兔子园干净了,也省了肥料厂好些事。

每天清理兔子粪便的水,顺着管道就流到边上肥料厂的池子,边上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什么调配。所以也算是肥料厂的配套;

而肉联厂一些不能吃的内脏,之前也是直接扔,现在也全送到肥料厂,而肥料厂听说已经常驻一个农业专业的队伍在那儿研究,弄得跟高科技一样。

兔子皮肉联厂不要,他们就转给皮革厂,这也是份收入。可以说,兔子园在街道财政上,是挺重要的一环。但王主任为人很正直,她当初办时,就没想赚这人民的币。

所以兔子园已经不是单纯的提供肉类的一个单位了。这样,就不是她一个街道能管得好的。所以她还是想把兔子园交给区里,由区里统一管理才好。

区里特别高兴,像肥料厂说是不错,但提供工作机会什么的,对于很多大众也不是太有吸引力。毕竟有点恶心!而且钱其实也不多,那会国家是看到了机会,忙把能上的机器都上了,快好准的把肥土做出来,也是试点,好向各地推广。做出来的肥土,直接拖到各地。至于说钱,就是财政划拨。

但兔子园就不同了,把肉送到肉联厂,这是有钱的。还有兔子皮送到皮革厂,这也是有钱的。实在不成,在兔子园下,还可以弄一个屠宰厂。专门杀兔子取皮。这样,兔子园就可以产业化了。

这对区财政,也是大大的诱惑,狠狠的表扬了王主任,立刻就派人来接收。

王主任把兔子园上交,虽说是集体的决定,但也又讨了回好。她能不知道产业化吗?看肥料厂都能看出来了,可是她就不敢搞。

那也是之前她就是隐约的觉得“秦淮如”明明可以自己吃香喝辣,为什么还要那么累,每次来,只换点肉,换点皮子。而且她也不养多,就养两只母兔子下崽,‘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