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7 章(4 / 6)

青当老师,每半年交一次钱,就能去读小学。

汪父汪母把汪建设送到学校,读到小学三年级,便供不起了。

其实也不是供不起,而是在夫妻俩的观念里,读再多的书都不顶用。

看看村里那些知青,哪个不是文绉绉得好有文化,干起活儿来,挣的工分都难能养活自己。

能让孩子会认些字儿、不至于是个两眼一抹黑的文盲,就够用了。

省下来的时间汪建设可以去地里收庄稼,去晒场看麦子,交给学校的钱到了年底也多扯两尺布,多割半斤肉。

怎么看,不继续读的性价比都比接着读要高很多。

只是他们提出这件事时,向来乖巧懂事的儿子一反常态,哀求说自己想读书。

汪父汪母不能理解。

村里的小孩儿不都是讨厌去学校吗?

一个个提到上学读书就鬼哭狼嚎,恨不得整天逃学跑去后山野着玩,偏生他家孩子不一样?

去给汪建设办理退学的时候,教他的知青老师很震惊,多番劝说:

“刘姐,建设真是我在咱村教过的孩子里,最适合读书的一个,他算数比很多高年级学生都厉害,认字又快又勤。”

“况且小孩子愿意读书上进是天大的好事,你和汪大哥再考虑考虑吧,这么好的苗子不读书,可惜了。”

汪建设也含着泪眼,仰头看着她声音哀求。

刘春英脸色不太好看,叹气道:“许老师,你说的道理我懂,如果能读我们肯定就让孩子读了。”

“可是家里实在是困难得要揭不开锅了,哪里掏得出闲钱缴书本费,真是多谢你费心了。”

知青老师自己也就是温饱水平,没有多余的闲钱资助,最终也只能无奈叹气。

就这样汪建设小学三年级肄业。

彼时他快十岁,也算家里的半个劳动力。

有他帮忙干活,汪家夫妻俩松快许多。

但汪建设心里一直有个读书梦,他曾多次向父母请求:

“妈,我以后白天上完学,下午就去山上打猪草、捡菌子摘果子,我还能跟学校里的何老师学弹弓给家里打鸟……”

“我保证不会把活儿落下,求求你让我去上学吧!”

被纠缠得烦了,疲于农作的刘春英怒道:“上学上学,你咋就这么不懂事?咱家是上学的家庭吗?!”

“你有上学的功夫,能多割三茬猪草,怎么就不晓得心疼爹妈呢?你是不是就想躲懒?”

一旁的汪父跟着附和:“建设啊,你妈说得对,你看那些知青办的文化人,读了那么多书最后还不是要下乡劳动,咱们花那个冤枉钱干啥呢?”

“他们忽悠咱庄稼人读书好,不就是想把咱们辛苦一年赚的几个钱,从咱兜里掏走么,听爹的话别闹腾了。”

汪建设心里委屈,“可我就只是想念

书……”

“那你闹吧,你要是能把你妈闹同意了,就送你去读。”汪父说完,便起身进了屋。

留在屋外头的刘春英看着抹眼泪的儿子,心里也是一阵复杂揪心。

其实不让儿子读书这件事,是她男人提出来的。

家里当家的是男人,就算她答应了,又怎么可能真的让建设复学。

可丈夫已经唱了红脸,她就只能唱白脸。

于是刘春英冷着脸把汪建设训斥一通,让他死了这个心。

从那之后,汪建设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脸上也不怎么爱笑了。

他就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把全部的精力花在干活务农上。

多少村里人都羡慕刘春英生了个能干儿子,一个人能顶两个劳力。

只是刘春英心里苦涩,她能感觉到儿子心里有不满,可一直找不到机会、她也拉不下那个脸面和儿子谈心。

75年春天,汪家第二个儿子汪顺利出生。

在这个孩子之前,刘春英意外流产过两次,孩子出生后也体轻身子虚,她和丈夫既觉得这孩子来之不易,又对孩子的健康多有担心。

或许多少也有‘大儿子已经和她离心了,不能让小儿子也重蹈覆辙’这样的想法,对待这个小儿子,刘春英给了他十二分的关怀和耐心。

汪顺利从小就嘴甜会撒娇,丁点大的事情便要掉眼泪,作为受宠的老来得子,他童年享受的待遇,是哥哥所没有的。

不仅不用他出去干活,偶尔刘春英夫妇还会给他几分一毛,让他买个零嘴吃。

到汪顺利五岁那年,国家彻底开放,并且恢复了高考。

这下子全国人民一片喧嚣,村子里的知青们都在为了考大学奋战。

这时候刘春英和丈夫才知道,原来读书并非无用。

如果能读到初中高中、考上大学,那简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而且孩子也会摇身一变当城里人,毕业后国家给分工作分房子,又轻松又体面,待遇简直不要太好!

夫妻俩立刻去村小学缴了费,给汪顺利报了明年上学的名。

就在刘春英买了铅笔本子带回家,把小儿子搂在怀里教导他,以后去了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时,身边的丈夫忽然噤了声。

“建设,你回来了。”

刘春英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