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一响,考生入场。
会试也是3000考生,萧宁置身于这庞大的人流之中,随着众人缓缓步入文院。
文院古朴的大门巍峨耸立,进入之后就是文庙。
金钟二响,考生一起拜过文庙。
接着,众考生按照既定的顺序,依次进入自己的考室。
考室之内,熟悉的布置映入眼帘,与乡试一般无二。
不同的是,会试考试时间多了一个时辰。
金钟三响,文院光幕缓缓升起,将内外隔绝开来。
随之,考题出现,一次性全部出现在众人眼前。
会试考的是一诗一词一论一言,相比乡试多了一科。
这多的一科就是圣言,其实就是诸子经典的补充完整,类似前世的填空题。
萧宁将题目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决定先从圣言填空开始。
圣言没有什么技巧,只能靠死记硬背。
说得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真正苦的就是这个死记硬背的过程。
不过,对于萧宁来说,这都是小儿科,这算是穿越者的福利之一吧。
“大学之道在亲民”这中间就是要填空的内容。
萧宁扫视一眼,脑中自动浮现答案
前面填上在明明德,后面空白处填上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中的一段话。
下一题。
“天命之谓性修道之谓教。道也者可离非道也。”
这是《中庸》,接着《论语》《诗经》
大约一个小时,萧宁答完了所有的填空题,都是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没啥可圈可点的。
接下来,就到了他的强项了—诗词。
萧宁先看诗的题目。
以「思乡」为主道「相思情」,写一首七言绝句。
同样是作相思主题诗,会试比之乡试,范围一下子缩小了很多,难度也大为增加。
萧宁思索片刻,写下一首李觏的《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成,下一题便是新加入科考的词。
题目:以「上元佳节」为题,写一词。
萧宁脑中快速搜索,瞬间就想起不下十首,都是描写上元佳节的词。
“就这首吧,元夕之词的绝对高峰,看你们谁能超越!”
他心中暗自笑道,嘴角勾出弧度,提笔写下。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间过去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四科已经完成了三科,只剩下最后的策论。
萧宁定睛看去,南越古国百年前灭于暹罗之手,请以南越古国亡国为题,写一策论。
“又是讨论亡国的策论,这圣殿怎么总是出这个话题,莫非这天下又有什么变故?"
他心中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自嘲地摇了摇头。
有什么变故,也轮不到他操心!
萧宁在脑海中回忆起南越古国相关的记载。
这个国家跟秦朝比较类似,都是出了几任贤明君主,内修法制,外强兵力,最强盛时曾经一度统治南方半岛。
可到了最后一任君主,昏庸暴虐,宠幸奸臣,穷奢极欲,仅仅不到五年,朝中能臣尽去,国内烽烟四起。
最终,长期受南越古国压迫的暹罗奋起一击,外强中干的南越古国轰然倒塌,就此亡国。
萧宁组织了一下语言,提笔写下:“三王毕,半岛一,太湖平,潇湘出”
一首改动换面的《阿房宫赋》在他笔下慢慢成型,或者现在该叫《潇湘宫赋》。
主题思想就是南越古国并非亡于外地,而是不修内政
杜牧是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灭,来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真正的就该如此——忧国忧民、匡世济俗。
他萧宁自然也不例外。
笔锋一转,他也借古讽今:“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观我大乾,官商勾结,争食民脂民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与南越之末何其似也?”
至此,会试考题全部答完。
萧宁检查一遍,无误,抬手敲灯,圣光出现,卷起桌上试卷飞入虚空中。
此刻,距离开考,依旧只过去了三个小时。
萧宁推开考室,大步走向外面。
文院门口,两位教习正闲聊,当他们看到萧宁走了出来时,脸上不由露出吃惊之色。
其中一位教习连忙上前一步,疑惑地问道:“这位考生,你有什么事?”
“哦,没什么事,我考完了!”萧宁随口回答,
说完,他便快步从他们身边走过,衣袂飘飘,留下一阵微风。
两位教习眼睛一下子瞪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这才开考三个小时!”站在右侧的教习喃喃自语道。
看着萧宁离开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