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寄放处,本来没打算开通此业务,结果发现进来几个带脑子的。)
一九五三年夏。
京城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
“来,到了,就是这个院。”
一位年轻的干事,领着两位背着行李的年轻小伙子,来到一座四合院门前。
年轻干事脸上带着充满热情的笑容,给两位小伙子介绍道:“你们知道这个院以前住的什么人么?”
两位小伙子疑惑的摇摇头,好奇的打量着这座院子。
这座院子是京城正规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34;巽&34;位,金柱大门上安装着抱框和大门,门前有少量的空间。
“这个院子是个五进的大四合院,这要是在清朝,那都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才能住的地方。”
看到两位小伙子惊讶的样子,让干事介绍的更起劲。
“不过,清朝老早就覆灭了,现在是解放时期,社会主义时代,咱们老百姓当家做主,所以,这里现在是咱们老百姓住的地方……”
干事边介绍边带着他们往里走……
过了朱红大门,看到一座影壁,拐过去,过了卡子墙,就来到倒座房,倒座房没碰到人,他们就过了垂花门,来到前院,看到院里有位三四十岁的妇女,怀里抱着个一两岁的娃娃。
她看到年轻干事三人问道:“同志,你们是……”
年轻干事笑着答道:“婶子,我是红星轧钢厂后勤干事王平,这两位是我们厂新招的工人,这位是赵东平,这位是贾东旭……婶子,我们厂新的职工房还没完工,所以厂里协调你们这片街道,让我厂职工安置在你们院。”
红星轧钢厂公私合营后,扩建厂区,扩大经营,招聘工人,一时招人太多,厂区也住不下,就连东直门城门楼里都安排住满了人,结果还是住不下,厂里领导只好跟上级汇报,上级让厂领导协调街道,安排工人入住。
妇女恍然大悟,“哦?那我明白了,只是街道怎么没过来人呢?”
不怪这位婶子会这么问,实在是这个时候敌特活动太猖獗,她们对于陌生人都很防范。
王平也理解,笑着解释:“婶子,街道现在很忙,他们正在和军管交接……不过,我们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了。”
“那就好,那就好。”妇女忙笑着说道:“那你们忙吧……哎,对了,他们分到那所房子了?”
“中院西厢房…街道说正好空着呢……那婶子你忙,我领他们进去了。”
王平领着两人进了中院,中院很安静,没有碰到人。
王平拿钥匙打开西厢房,三人进去看了看,整排西厢房有八十多平米,被分割成两大间,北边一间和南边一间,只是靠南边有小半间是耳房,面积小了点。
王平跟两人说道:“这屋呢?就是这样,你们每人一间房,里面的家具都还齐全,剩下的锅碗瓢盆就需要你们自己置办,不过不用着急,你们可以先在厂食堂吃……”
王平说到最后:“房子你们自己挑吧,我就不给你们分了,其实也没差多少,咱们以后都是一个厂的工友,以后在一起共事,要多谦让,团结互助……”
两人赶紧点头,贾东旭还表决心道:“王干事放心,我们一定不会争抢,会互相帮助的。”
王平笑着点点头,赞赏的看了贾东旭一眼,贾东旭乐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那你俩收拾收拾,我厂里还有事,先走,你俩可别忘了明个儿去上班。”
王平走到门口回头又问:“你俩还记得去厂里的路吧?”
“记得,记得。”两人回答道。
“行,那你俩收拾吧,我走了。”
……
“东平,咱俩收拾屋子吧?”贾东旭看王平走了,就跟赵东平说道。
赵东平点点头,两人朝屋里走去。
贾东旭看了看屋子,问道“咱俩怎么分?东平要不你先挑?”
赵东平看他紧张的眼神,就知道他的心思:“抓阄吧,这样谁挑中哪屋,就住哪屋。”
贾东旭一想也行,就从地上捡起一根细树枝,一撅两段,一长一短。
他把两根树枝握在手中,让赵东平先选,长的那根对应的是大一点的北屋,短的则对应南屋。
赵东平也不纠结,随手挑了一根,结果挑到了短的。
贾东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东平,你看这……要不要咱俩换换?”
赵东平却并不在意,他的目标可不是这一间房子。而且贾东旭这人并不像他说的那么大方。
“不用,挑中哪个是哪个。”
贾东旭眼里的紧张消失了,高兴的笑了起来。
接下来两人就开始收拾屋子,他们跟对面的婶子借来笤帚和抹布,开始打扫起卫生,收拾各自屋子。
两个干惯农活的大小伙子,很快就把各自屋子打扫干净。
贾东旭一直很兴奋,“东平,我们明天就可以上班当工人了,你高兴不?”
赵东平当然高兴,“高兴,怎么不高兴?”
他高兴的很,能带着记忆再活一世,他怎么不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