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质疑(1 / 3)

“相信我!” 江简就这么几个字就让几人闭口不言,看着那双自信的眸子,几人很难再说出让她不要这样做的话语。 江简看向苏慎言。 “请出题吧!” 苏慎言点点头,和其他人小声商议一下才看向江简。 “剩下四个题目分别是:用古代民歌做两首诗词,用七绝诗体裁做两首七绝诗词!” 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江简开口就道。 “行,那我先把我的题目回答了。”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江简已经作答好了!江简所作的内容还是已经听清楚了。 穆青青几人只觉得江简作的这首诗听着很顺口,至于质量的好坏他们就不知道了。 但苏慎言文宣馆的一行人没有一个是文学素养比较低的,一听就知道这首诗的好坏。 苏慎言身后的一帮人最先反应过来,出声惊叹! “我去,这是一首唐诗?文字看似简单不华丽,却很好地展现了鹅的特点和优美。”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就写出鹅的声响美。” 能够成为记者这个职业,观察力很强,娱乐第一线的记者虽然只是感觉这首诗不错,但他从文宣馆一帮人的神色判断出来这首诗歌很好!不然这些普通人眼中的大佬也不会露出这样的神色了。 男记者激动的看向身边的伙伴,刚才那一幕都录制上了吗? 伙伴点点头。 “你放心,已经录制好了。” 闻言,男记者才松了一口气,这些都是大新闻,拿出去那都是流量啊!他可不想白白错过。 他心中也有些庆幸自己跟着江简一起进来了,想着自己之前还想着直接离开,想想都一身冷汗,自己这样的行为傻逼不已! 江简看向苏慎言,语气轻松自然。 “这首唐诗过关了的话,我就开始下一个题目的作答了!” 苏慎言很想昧着良心说一声不过关,但面对江简的这首咏鹅,他实在说不出昧着良心的话语。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首先写出鹅的声响美。 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 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江简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面前,令人拍案叫绝。 更何况面对众多同僚,他要是睁眼说瞎话,以后不定在这些人心中落了威信和面子,以后也不用在这文宣馆混了。 想通了之后,虽然极不情愿,但苏慎言还是开口道。 “你的这首咏鹅过关了!” 苏慎言不觉得江简另外几道题目依然能够过关,而且文宣馆有规矩,只要作答没有过关,那作答的人就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再来闯关。 按照这个规矩,只要江简接下来有一道作答是不过关的,那就连江简都不能踏入文宣馆的大门。 这样一想苏慎言顿时就觉得轻松了许多。 “好,开始你的下一题吧!” 第二题的时候,江简略微思考了一下,看到这一幕,苏慎言心中更加开心了。 穆青青几人则是紧张的看着江简!虽然知道江简一个人把她们四个人的诗词都给做出来很难,还是希望江简能够创造奇迹! 其实江简之所以思考一下,是在想用那两首诗词比较好。 用古代民歌做两首诗词在她脑海中的就有上百首,这选择起来对于天秤座的人来说还真的有些选择困难症。 江简发现她还是更喜欢苏慎言直接给她精确题目,这样作答起来就简单省事了很多。 穆青青几人见江简在思考,都不敢大声的喧哗,担心影响到她的思绪。 终于江简开始行动了。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什么民歌?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苏慎言身后有人发问。 “我回想了一下记忆中的几种民歌都没有这一种的啊!” 苏慎言皱眉,这首诗单独来看的话,无疑是一首好诗,是绝对能够过关的。 和古代民歌扯上关系的话,这首诗就不能过关了。 有人感慨。 “可惜了,这首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写出了四时的变化,万物的盛衰各有其时!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劝勉人们要及时努力,不可蹉跎岁月。 不仅有景,更多的是通过自然的景象看到了人生的哲理,真是一首好诗。 我觉得凭借这首诗的优秀,是有资格进入文宣馆的。” 有人对这首诗持看好的态度,之所以说出这个话,也是因为大家心中明白:要是按照以往的标准来看的话,这首《长歌行》是绝对能够过关的。 现在只是苏慎言加大了过关的难度而已。 有和苏慎言关系比较好的人反驳道。 “不可,不可否认这首《长歌行》是一首好诗词,但是内容已经偏离了题目,牛头不对马嘴,这怎么能够算过关呢!” 苏慎言点头。 “没错,这的确不符合,我们还是要事实求是,不符合就是不符合。” 苏慎言都开口了,而且赞同这个观点的人比较多,提出过关的那位也只好作罢!不再多言。 苏慎言这个时候脸上都带了几分愉悦的神色,看向江简。 “抱歉,这一题目你没有通过,至于理由你刚才也已经听到了,我就不需要再多做解释了。” “并且由于你是一个人代表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