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同意了。
但当事人还没有同意。
所以李祺并不急着动手,而是先征求徐达本人的意见。
相比于几个月前,此刻的徐达说是形销骨立都丝毫不为过,看不到半点精气神,只剩下了一把骨头!
很难想象,昔年驰骋疆场的真豪杰大丈夫,短短几个月就变成了这副鬼样子。
“世叔,才几个月不见,怎就变成了这样?”
李祺忍不住喟叹道。
徐达抬头看了他一眼,满脸疲惫之色。
“这不是很正常吗?”
他自顾自地强笑道:“武夫战将都有这么一天。”
“年轻时候好勇斗狠,冲锋陷阵,等老了自然会有这么一天。”
“只是我没想到,这一次来得如此迅猛突然,就这么要了我的命!”
徐达苦涩一笑,眼中写满了不甘。
他确实不甘心!
上一次北伐失利,顺风局打成了浪输局,他徐达这个三军统帅自然要负主要责任。
如果不是李祺冒死奇袭和林,他徐达与中路军将士早就死在那片冰天雪地里面了。
现在,暗疾复发,背疽也趁机闹腾,徐达确实是有些扛不住了!
如果可能的话,他自然想要活下去!
北元还没有覆灭!
大明外敌还没有彻底肃清!
王保保那个宿敌依旧在强撑着!
他徐达怎么甘心就这
样走了呢?
“文和,你有把握吗?”
徐达问出了这个相似的问题。
李祺强行挤出了一个笑容。
“没什么把握。”
“五五开吧,尽人事,听天命!”
“要是大将军撑不住的话,可以跟我说一声,然后让你走得轻松些!”
徐达闻言一怔,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他环顾四周,看到了徐妙云,也看到了徐增寿,嫡长子徐辉祖没能赶回来。
若是他真这么走了,这些孩子孤苦无依的,可怎么办?
“文和,辉祖这孩子,以后就多靠你照顾了。”
李祺点了点头。
“世叔放心,辉祖是个良将之才。”
这不是李祺恭维徐达,而是事实。
徐辉祖身为徐达的嫡长子,一身本事都是传自徐达,可惜命途多舛。
靖难之役里面,二代魏国公徐辉祖秉承太祖朱元璋遗命,誓死效忠建文皇帝朱允炆,先是带兵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而又在齐眉山大胜燕军,一度逼得燕军暂缓了南下攻势。
甚至到了燕军渡江成功,徐辉祖仍拒不投降带兵顽强抵抗,燕王朱棣入金陵后,徐辉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新帝,被下狱审问,却又一言不发,始终没有推戴燕王称帝的意思,最后被愤怒的新帝革除俸禄和爵位,圈禁在家至今
。
原本靠着中山王徐达的功绩,徐辉祖是大明王朝的顶级勋贵,可惜在靖难之役中站错了队,一直到现在又不肯跟朱棣低头,所以一直都被圈禁在府邸里面,最后郁郁而终。
徐辉祖这辈子,还真是被那朱允炆给耽误了。
要知道人家可是第一名将徐达的嫡长子,自幼被徐达培养教导,长于军事善于征战,可惜却不得朱允炆重用,最后还不肯效忠永乐帝,以致于被圈禁到死,一辈子都白瞎了。
当然,李祺既然来了,就不会给朱允炆上位的机会。
毕竟他现在可是朱雄英的教父,哪里轮得到朱允炆跳出来呢?
“辉祖日后必成名将,世叔可以放心。”
李祺补充道,徐达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随后徐达又看向了徐妙云。
“妙云,你既已为燕王妃,当辅佐燕王定国安邦,善待百姓。”
徐妙云已经于去年被册封为燕王妃,情投意合的两小只也总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徐妙云含泪点头,她明白父亲这是在交代后事,万一手术失败,可能直接就会撒手人寰了,有什么话现在说出来最好。
最后,徐达将目光放在了徐增寿身上,这最后的儿子。
相比于老成持重的徐辉祖,以及德才兼备的徐妙云,徐达最担心的人,一直都是
这个小儿子。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徐增寿志大才疏,空有些小聪明,却上不得台面,所以徐达一直担心此子会给老徐家带来祸事。
“文和,此子以后就交给你了。”
“我最放心不下的子嗣,就是这个小子,希望你能严加约束,切莫让此子担当大任!”
听到父亲这些评价,徐增寿一张脸涨得通红,想要开口反驳,却没有吭声。
李祺瞟了徐增寿一眼,随后含笑点头。
不得不说,徐达看人的眼光还挺准。
这徐增寿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靖难的时候,暗中给他姐夫朱棣传递建文朝军情消息,做了个反骨仔,最后被朱允炆察觉然后一剑刺死,朱棣即位称帝后立刻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给了他子嗣一个国公爵位,老徐家也因此一门两公,世袭罔替。
“世叔放心,增寿既然已经是我的弟子,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