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够不够,这个直接装手机上就知道,能不能适配还得做一点改造和转化。
一块就是看电量,一块就是看充电的效率。一块用来检测安全性,也就是看看耐摔不,阻燃不,低温状态下什么情况,高温状态下又是什么状况。
反正都是装手机里面看着,记录检测仪器上的数据就行。
其他的数据检测相当缓慢,倒是充电检测相当快,毕竟一开始就没充电。
“充电十分钟就满了,电池电量高达20000毫安时!”
“嗯,知道了。”陆山稍微盘算了下,按照目前留有空余的电池架构方式,在安全范围内压榨性能的话,最高可达30000毫安时,但没必要做到这个程度,市场不能一下子喂得太饱了。
况且就算是15000毫安时,自己也对得起消费者了。现在的电池,诺基亚爆改diy也只能做到2000毫安时,这么一对比,差距太明显了。
即便是十几年之后,大屏幕的智能手机满街都是,手机也不过是6000毫安时上下。因为手机就这么大,还得追求薄度,电池就得这么大,能搞到8000都算厉害了。
20000毫安时的电池,一点点的消耗,时间不短,所以只能进行暴力测试,一边开着手机的电筒一边亮着屏幕。
就这么折腾下,愣是搞了三天才用了电。
陆山非常的满意,就算以后智能机大行其道,也能不停歇的使用两天了,等于省去了一个充电宝。后期大家都是人手一个充电宝待在身边,陆山自己也不例外,实在是太憋屈了。出去一天,手机都不能撑够,体验感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