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巫山一段明之张皇后> 第145章 提前做持笔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提前做持笔人(1 / 2)

“晚上也要做我布置的功课的那种认真。”

徐氏答。

张欣默了。

她还真有点心疼。

公爹原来习惯卯时起床,婆婆也差不多。

朱小胖跟着他们俩,能晚起半个时辰的样子。

也就是卯正起来,吃完早饭,夫子就给上早课,要差不多俩时辰。

这都是需要朱小胖一直能坐住的,学识字,学读书,写笔顺。

午正用了午饭,睡个午觉。然后就要坐车去道衍和尚那边了。

这个一呆就是一下午,什么都学。

文的武的都来,甚至琴棋书画,观天象,测风雨,算吉凶等等,就看道衍和尚当天玩什么来定。

回到王府的时候,吃点点心,跟来请安的自己腻歪一会,跟朱高炽打打嘴仗,就要睡觉了。

一天到晚也没啥玩的时候,也很少听朱瞻基说玩了什么。

按朱瞻基的说法,他觉得跟他师父一下午都在玩。

这可能就是神童跟张欣这种学渣的区别了。

只是张欣对比自己的小时候,觉得儿子也太可怜了一些。

没有玩过泥巴的人生,真的不太完美。

而且,张欣怀疑,就是因为小时候一直在学习,长大了,朱瞻基才有那么多很投入的爱好。

思绪一晃而过,张欣最终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娘,那不是一天都满满登登的?太满了。。。”

“没办法。今时不同往日。

娘不喜欢亡羊补牢。就得把事情做在前面。

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教的人填上去什么,以后出来就是什么。

不能放手全让道衍和尚。

更不能让京师里那些人带歪了。

昨天道衍和尚就试探了一下我们府内人的深浅。”

徐氏把昨天朱瞻基回来跟她探讨的问题跟张欣整个儿复述了一遍。

才接着往下说明她的想法。

道衍和尚已经算是比较中允的那种了,什么都教,像《资治通鉴》这种讲帝王心术的也教。

但道衍和尚始终也只是个臣子,他教导朱瞻基是从臣子的立场去教。

一切偏向于教出来一个能听臣子言的皇帝。

道衍和尚这次教一半留一半,让朱瞻基去想,其实就是在试探燕王府里面有没有人能给朱瞻基解惑,看不看得懂《资治通鉴》,懂又懂到了什么程度。

只能朱瞻基一去道衍和尚那边上课,小孩子没心眼,是很自然的就会说起这些的。

道衍和尚就这么一篇文章,就能探出燕王府的一部分底蕴。

多说几篇,整个王府里大家都在什么层次他一目了然。

是个人,就会有私心,谁也不知道这个私心会导向哪里。

有些人的试探是为了明哲保身,有些人则是为了找到一击即中的死穴。

很多时候,在事发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死穴已经暴露出来了。

而且徐氏突然想到,回了京师,朱瞻基必然要去大本堂上课。

到时候同样的情况还是会发生。

孙子的记性实在太好,那么些繁杂的人名地名,只要讲过,基本就不会忘。

这样的学生教起来是很让人痴迷的。

不知不觉就会越教越多,夹杂的私货也会越来越多。

这个对朱瞻基非常不好。

一张白纸,前面的人画好了底子,后面的人就很难下笔。

徐氏要在朱瞻基进学堂前,提前做持笔人。

之前她顾虑着朱瞻基太小,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差别。

但昨晚朱瞻基的那疑问,跟最后的总结,就说明朱瞻基完全能够融会贯通。

她必须从帝王的角度,把《资治通鉴》这本帝王之书里的条条道道,早早的讲给朱瞻基听。

让朱瞻基在进学以前就能独立思考。不受他人观点的影响有自己的见解。

将来才不至于让学堂里那些大儒左右了去。

朱允炆就是个典型的被左右了的且失败了的例子。

一个当君王的人,无法完全掌控军权的情况下,谈什么文治!!!

这狗屎一样的认知,居然也是大本堂教出来的。

说到最后,徐氏都有点激动了。

反正孙子不能让别人嚯嚯了。那么聪明的一个大孙子!

“这样,也太辛苦娘了,”

张欣搂住徐氏,有点想哭。

婆婆真的是,什么都想在了最前面。

“也就是到小胖这里了,以后你的孙子,你教。再往后,也就当个傻瓜皇帝罢了,那会我们都埋土里了,管不了!”

徐氏想说朱瞻基运气好。

这真就是赶趟,要不是身体大好,她真没这精力。

朱高煦跟朱高燧她就因为精力不足,没教好,各有各的大毛病。

“这又不是断了,还有我的儿媳妇呢?”

张欣嘴里安慰徐氏,自己心里却是万箭穿心。

她的儿媳妇。。。。真断了。。。

说到底还是自己当年的错,心里没成算。

她的亲娘包氏碍于面子把小姑娘带过来,她以没有前例推了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