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修晋的提议,米掌柜非常的赞成,之前他到下面的杂货铺走动时,发现很多问题,他有心年年下来走,但事情诸多,再来就是杂货铺的分铺太多,他也走不过来,如果有人专门负责查账,下面管理铺子的掌柜也不敢多贪多占,而他也会省下审查账目的时间。不过,就像是王修晋想说的,不论是买人还是从伙计中挑选都要面临识字的问题。有钱读书的人,少有人愿意走仕途之外的路,他们宁可花费一生的时间进行科举,也不愿意面对考不上的现实。
“查账是服务于商铺,在文人眼里,商人低下,怕是不愿意现商人为谋。且文人古板,少有变通,当不得查账之职。”不是王修晋看不起文人,而是他觉得古代的文人所学所知的都是为权术服务,八股文背得太多,思维也变得死板,还都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没有钱,却要往脸上抹烟粉,不做官前靠着家人供养,做官后,怕也是贪官,若不贪,官员一年的俸碌就那么多,哪够装风光。有钱人家养出来的文人倒还好些,但这些人要么出自商户,要么出自官家,他们的思维里有着相通点,为家族。
“我倒是认识几为还算不错的文人,只是他们不会卖身。”米掌柜觉得还是买人可靠一些,“待回京之后,看看发配的罪臣有没有适合的人选。”
“即是发配的罪臣怎能留京?”王修晋略惊讶,这样的人留下来会不会弄出事端。
“罪臣也是有后代的,在京城被判定为罪臣的,哪个年青,后数三代都有可能。”米掌柜虽不为官,却也高中过头名,官场的弯弯道道很是清楚。
“只要不是通敌之辈的罪臣后代,买下倒也可行。”王修晋觉得此法不错,只是买这样的人怕也不容易,以他目前无势无权的人来说更是难,只能劳烦米掌柜帮忙。米掌柜自然承下此事,不过也提了个要求,待人培养出来,到下面核查账目时,别忘记顺道把杂货铺的也一并查查,当然他也会付薪酬。
王修晋哪里会由米掌柜的薪酬,自当尽绵力才是。送走米掌柜和李霖芾,王修晋便去寻父亲和长兄,刚刚和米掌柜说话的瞬间,他想到了一件事,上辈子生存的社会,不只是商业每年需要审计,国家机构也是需要。在大梁,似乎只有出事时才会查。以之前凉州的事为例,如果朝廷每年下放官员到各大城进行查账,实地进行核对,便不会出现空粮仓的事。王修晋觉得可以向朝廷谏言,当然能不能实施还得看皇帝,寻到父亲和长兄时,因李将军也在场,未能提起。
换了庚帖,便选了定亲的日子,由李将军出面正式宴请王家亲戚,在梧县挑选一处看着还不错的酒楼,包了场,只请了王修晋一家。当天,王夫人把同样的绿色龙帖给了米掌柜,内里写着“谨遵玉言,愿结秦晋”、年份。米掌柜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便把一百廿的礼送上,王夫人不好驳其面子,只能收下。王修晋不知之前换帖和什么大传启之类的事,还以为古人的定亲和后世也没啥区别,都是两边的人坐在一起吃顿饭,一方送上礼,另一方接下,然后就是商量婚期。两家人都属意待王修晋成人后,再成亲。
想想自己的年纪,又算算成人的岁数,王修晋缓了口气,还好还好,还有几年可以让他足够强大,到那时便是进了李家的门,他也不会被人小瞧。
定亲的事落,李家三口便回了京城。待人走后,王夫人才把换帖时李家给的东西交到小儿子的手里,王修晋看着玉坠和金指圈,不知当是收藏起来,还是带在身上。王夫人戳了小儿子一下,“自然要戴在身上。还有这个,你要收好,你以后是正式定过亲的人,除非皇帝另指婚,不然就不能悔婚。”王夫人把李家给的绿龙帖交到王修晋的手里。王修晋拿着绿龙帖有些懵,这玩居然跟结婚证书有得一拼。王修晋没有将绿龙帖打开看,而是小心的收好,以免丢失。
李家人走了,王修晋也要准备进京的事,整理东西的时候想到查账的事,王修晋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直接去寻父亲。王修晋觉得这事还得跟父亲说,至于大哥,若在就听听,从大哥那边往上递折子,估计很难到皇上的手里,就算是到了皇上的手里,也未必会是大哥的功劳,他目前没有帮别人做嫁衣的打算。
王老爷对小儿子提出来的建议十分重视,小儿子的粮被截而扯出来的事,王老爷知道要比其他人多得多,当时他气愤,恨不得去趟京城把那老儿骂上一骂,却没有考虑如何弥补治理中的不周之处。王老爷感叹小儿子后生可畏,同时又因小儿子不愿科举而遗憾,他现在越发的觉得,和大儿子相比,小儿子更适合为官,可惜,小儿子却志不在此,成天泡在钱罐中,为赚钱为乐。“此事为父只能帮忙穿针,至于如何引线,则要看你能不能养出人。”
王修晋无言,“父亲想差了,儿子并不想扯进此事之中,只是给出个建议,若皇上能允,造福的是百姓,皇上不允,也与儿子无关。”他去京城之后,要忙的事太多,哪有心思管朝廷如何。
王老爷摇摇头,本以为小儿子把此等好的建议送上,是有从仕之心,哪想还似以往。指了指儿子,王老爷不知当说什么好,气小儿子如己愿,恼小儿子明明更适合为官,偏要从商,还混得不错,让他把人扯回来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