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拜赵天明为师后,陈阳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古玩知识的学习中。这一天,陈阳又来到了赵天明的家中。
“师傅,我来了。”陈阳进门后说道。
赵天明点了点头,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堆书籍和资料,说道:“陈阳,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些关于古玩材质、工艺和历史背景的资料,你要认真研读。”
陈阳看着那厚厚的一摞资料,心中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充满了斗志。他坐到桌前,立刻开始翻阅起来。
资料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古玩的材质特点,比如瓷器的胎质、釉色和烧制工艺,玉器的质地、纹理和雕刻手法,书画的用纸、用墨和笔法等等。陈阳一边阅读,一边做着笔记,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标记出来,等赵天明有空时请教。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陈阳还专门去了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相关的书籍进行补充学习。他每天下班后就泡在图书馆里,直到闭馆才离开。
除了理论知识,赵天明还会时不时地拿出一些实物让陈阳观察和分析。有一次,赵天明拿出了一个青花瓷瓶。
“陈阳,你来看看这个青花瓷瓶,说说它的特点和可能的年代。”赵天明说道。
陈阳仔细地观察着瓶身,从釉色的光泽到花纹的绘制,再到瓶底的落款,他努力回忆着所学的知识,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师傅,我觉得这个青花瓷瓶的釉色比较淡雅,花纹线条流畅,瓶底的落款风格像是明代的,但我不太确定。”
赵天明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你观察得还算仔细。这个瓶确实是明代的,但它是仿制品。你看这里,釉色虽然淡雅,但过于均匀,没有真品那种自然的变化。还有这花纹,线条虽然流畅,但缺乏明代瓷器特有的韵味和力度。”
陈阳聚精会神地听着赵天明的讲解,眼睛紧紧盯着青花瓷瓶,不断地点头,心中暗自懊悔自己的疏忽。
之后,赵天明又拿出了几件不同的古玩,有古朴的青铜器、精美的书画、温润的玉器等等,让陈阳逐一观察和分析。陈阳每次都认真对待,努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虽然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但在赵天明的耐心指导下,他逐渐积累了经验。
在学习的过程中,陈阳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他会因为混淆了不同朝代的工艺特点而判断失误;有时候,他会因为对某种材质的了解不够深入而无法辨别真伪。但他从不气馁,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学习和巩固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废寝忘食的努力,陈阳对古玩的基础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掌握。他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一些常见古玩的材质和大致年代,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但他也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一天,赵天明对陈阳说:“陈阳,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你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接下来要更多地去实践和观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陈阳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说道:“师傅,我明白,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在古玩鉴定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