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都市言情>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246章 科研,科研,还踏马是科研(4合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科研,科研,还踏马是科研(4合1)(3 / 6)

来,都这么大个人了,也不懂得打理好生活。”

小老太瘪嘴,但脸上满是得意。

“我听老大老二和老三都说现在你的摊子铺得很开?你要东忙西跑的吗?”

小老太好奇地问道。

她知道这趟许青山回去鹭岛是去忙生意上的事情。

“嗯,确实事情很多,有点烦躁,也有点迷茫。”

祖孙两人没什么避讳。

把小老太带到京城来治病,有些事没解释清楚,小老太又怎么能安安心心地接受治疗。

所以这个把月,林辰华他们也算是循序渐进地把许青山在做的事情告诉了小老太,让她能安下心来,不用担心特权和钱的问题。

许青山此时也愿意和小老太说点烦恼。

他有需求,有烦恼,也越发代表着小老太的被需要。

老人上了年纪,也越发希望自己被晚辈需要。

“我个老太婆懂得也不多,不过我记得你阿公以前经常说三句话。”

“厝内无猫,老鼠跷脚。(屋里没有猫,老鼠跷着脚)”

“树头站乎在,不惊树尾作风台。(树根扎得深,不怕台风卷树冠)”

“事事陪够够,无鼎兼无灶。(事事掺和得太多,锅碗瓢盆都没有。)”

“别的我也不清楚,但我想你不要太忙,忙坏了身体。”

小老太轻轻拍着许青山的手。

许青山脑海里思索着这三句话的含义,和自己眼下应该整理的思路。

其实小老太的意思,许青山不可能不懂。

锚定方向,稳扎稳打,不要东拼西凑地掺和太多。

只是刚刚从目标单一且坚定的高中阶段出来,能经手的事情又多了,总觉得自己这能行那能行,特别是有着后来者的视野和异于常人的头脑,许青山还真能做得到。

可做得到归做得到,事情多了摊子大了,如果样样他都要操心的话。

耗费的就不是他的脑力,而是他的情绪。

“臭弟呐,要记住,你还是个学生,你们学校的老师也来看望过我好几次,我觉得他们说得挺好的,有时候,钱够花就行了。”

许青山心中了然。

田刚他们既然安排了自己外婆的事情,自然也会来探望,只不过没和自己说。

但多少都是想走曲线救国的路线来引导自己的。

“好,我明白了,阿嬷,你放心吧,我会好好争气的。”

许青山轻轻拍了拍外婆的手背。

他已经想好应该怎么做了。

既然自己重新来过,又有那尚未开发到极致的顶级天赋,也想好了未来的方向,就不该被这的那的分心太多。

科研,科研,还踏马的是科研。

赚钱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自己需要考虑的只有投资和回报。

其他的时间。

自己应该多想想应该怎么推进自己的科研事业,应该如何去深入地接触和推动华夏科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科工产业。

想到这。

许青山念头通达,前途明悟。

如同高三一年的目标是高考一般。

自己也应该给大学生活也制定一些小目标。

云雾一经拨开,许青山心中便有了三阶段的小目标。

第一阶段,尽快完成本科学业,等待自己的产业初始成型。

第二阶段,直博期间申请四青,成立属于自己的青山资本。

第三阶段,聘任教授申请杰青,龙江会科研中心全面应用。

这意味着许青山必须在未来几年里尽快地做出够硬的成果。

无论是四青人才基金,还是杰青,在学历上并没有硬性的门槛要求,因为几乎所有能够做出成果的顶级学者,没有谁的学历会是博士往下的。

这也同样意味着。

如果许青山的成果足够突出,足够优秀,甚至优秀到能够打破一些默认规则。

那他完全有可能在博士毕业之前就把许多科研基金拿到手。

就像每年国家杰青基金的最低年龄的学者,正常来说最年轻的学者年龄会低到35岁之间,而最年轻的杰青,甚至还有29岁的。

例如金陵大学今年刚入选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周志华教授,1973年生人,01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02年破格聘为副教授,03年就获选杰青,同年聘为正教授,04年当博导,06年就开始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了。

像这种优秀的年轻科研天才,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都会予以优待。

而此时许青山所展现出来的天赋,甚至很有可能会把这种优待再往前推进一大步。

就像许青山此时已经给出了《数学年刊》这种数学领域四大顶刊的成果,就算他后续没有更多更大的成果,只要他能顺利毕业,出国兜一圈再回来,水上一些论文,他都能回京大担任副教授。

当然。

他的野望不会止步于此。

关于周氏猜测的论文已经推进得差不多了,许青山如今在思考是继续发表在《数学年刊》上,还是抱着集邮四大顶刊的想法,发给《数学学报》试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