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虚?”刘邦摇了摇头说道:“…不…项羽何曾心虚矣?”
“…若是项羽不在楚军大营呢?”
张良随口这么一问,令刘邦和陈平皆大惊。
“…子房,你怎知项羽不在楚军大营?”
张良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吾不敢断言,只猜测尔!”
听张良这么说,刘邦刚刚抬起的脑袋又失望的耷拉下去。
陈平插话询问:“大王,…项伯此人可信否?”
“当然可信!”
面对陈平的质疑,刘邦回答的很是自信、果断。
项伯可否信任,只有刘邦最是了然于心。
当年‘鸿门宴’上,范增摆下‘必杀之局’邀请刘邦前来赴会。
若不是项伯暗中通风报信、并劝慰项羽,岂能有现在的刘邦。
项伯不仅于此,他甚至多次透露楚军动向,令汉军几度从困境中死里逃生。
“陈先生无须质疑,项伯对本王的忠心,可与两位先生比肩!”
“…大王,项伯乃项羽之叔父,那他为何背叛项羽,又为何对大王如此忠心呢?”
刘邦乐了,他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意有所指的看向了张良。
张良会意,他随即解释道:“陈先生当初跟随项羽,后弃暗投明,定然不知其中原由!”
“张先生,…可否细细道来?”
刘邦点了点头,张良笑着询问道:“陈先生可知晓大王‘芒砀山斩白蛇’一事?”
“…嗯,吾有所耳闻!”
“当初,大王只是泗水亭长,因擅自释放前往骊山服役的刑徒,而违抗了秦律。大王宅心仁厚、爱民如子之举动,令大王无法再回家乡。因此,便在众人的拥护下,于芒砀山起兵对抗暴秦!”
“…此事,吾有所耳闻,不知此事与项伯背叛项羽有何关联?”
“大王既起兵,怎可失了天命?为了笼络人心,特此设下‘斩白蛇’之举动。并借助‘赤帝之子’之威名,令民心所向。那项伯得知此事,他对大王‘天命所归’的事迹深信不疑!”
刘邦笑了,他略带嘲讽的语气说道:“那个项伯呀,他不相信自家侄儿,竟然对本王敬为天人!”
陈平顿悟,他叹息一声问道:“…此事乃谣言尔?”
刘邦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回答。
张良眼眸微转,他连忙提醒:“…此事非同小可,万万不可声张出去。”
“大王、张先生放心,此事吾必烂在肚子里!”
因项伯异常忠心、崇拜刘邦,几人即对项伯打消了顾虑。
可面对楚军‘怪异’之举动,刘邦又显得心神不宁。
“大王,既不知晓项羽本人动向,何不试探楚军一二?”
张良的提议令刘邦来了兴致,他饶有兴趣的询问:“…如何试探?”
接下来,张良和陈平交谈起来。
他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的很是火热。
刘邦静静的品尝着美酒,他莫敢打扰。
陈平的建议是,出动部分兵力对楚军发起进攻,以此来试探楚军的反应。
若楚军发起反攻,项羽必定身在军中。
张良则认为不需浪费兵力,可直接邀请项羽与阵前商谈。
若项羽不来,即可证明项羽的动向。
两人的谏言都很是不错,刘邦一拍大腿,同意两种策略先后进行。
广武对峙前线,最主要的战场便是两军之间的‘鸿沟’。
此鸿沟,乃是战国时期开挖的运河支流。
而此时,这条深邃宽广的鸿沟成为了两军无法逾越的‘屏障’。
为了确定项羽是否在楚军大营,刘邦命樊哙带领2万兵力对楚军发起进攻。
2万汉军将士在樊哙的率领下,冲下鸿沟,嗷嗷叫的冲杀上去。
樊哙乃汉军悍将,他屠户出身,曾以宰狗为生。
此人膀大腰圆,身材庞大,一脸的络腮胡显得很是恐怖狰狞。
他一手持半人高的巨盾,一手持长剑,率先向高处杀来。
得知汉军发起了进攻,季布赶往了前线,他一边命令楚军放箭反击,一边令士卒推下檑木滚石。
在楚军居高临下的反击下,汉军显得很是被动。
一颗颗百十斤巨石滚落下来,运气不好的汉军士卒接连被砸翻在地。
巨大的圆木被推下,往往有成片的汉军被砸死、砸伤。
侥幸没被砸死的汉军,便迎来密集的箭矢。
带着破空声的羽箭呼啸而来,噗呲噗呲的入肉声接连响起,不时便有汉军士卒被射成刺猬。
面对着楚军奋力反击,樊哙手持巨盾‘一马当先’。
他不住怒骂,时不时的回头大喊:“杀上去,先登之人重赏,后退之人皆斩杀之!”
话罢,他继续往上冲杀。
在樊哙不惧生死的带领下,汉军士气高涨,所有人皆悍不畏死的继续前进。
樊哙侧身躲过一根圆木,又利用巨盾奋力撞开一颗来不及躲闪的巨石,他随即半俯着身子躲在巨盾下,躲避飞来的箭矢。
汉军不断的逼近,距离百步之内,他们也拉弓搭箭发起了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