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朕机智!
可算是把这次的危机化解了。
唐孝仁和贾仁义对视了一眼。
既然陛下这样说了,那内阁自然没有意见。
唐孝仁说道:“遵旨,陛下。”
李天只觉得心力交瘁。
他问道:“还有事吗?”
唐孝仁垂头说道:“倭国的使节团来到京都,请问陛下该如何接待?”
还有倭国。
李天摆摆手说道:“让他们到国子监念书,告诉他们,好好学习!”
“让他们在京都参加科举,考不中秀才不准回国!”
“散会吧!”
倒霉的倭国质子,承担了李天的怒火。
他们这群都不会说汉语的外国人,居然要参加大周最残酷的科举考试。
虽说秀才听起来不难,但是要知道大周有多少读书人都考不中呢!
唐孝仁和贾仁义,都从这道旨意中听出了满满的恶意。
回到内阁衙门。
唐孝仁和贾仁义同时苦思冥想。
每次开完殿前会议,他们的表情就是这样。
要揣摩这位圣上的心意可太难了!
二人作为内阁首辅、次辅,是整个朝堂最“了解”陛下的人。
也得思考许久,才能领悟李天的“大棋”。
二人不知不觉间便讨论起来。
“唐大人,圣上对倭国人质的处置是不是有点严苛了?”
“贾大人,我也思考了许久,这才领悟圣上的深远用心啊!”
唐孝仁摸着胡须说道:
“圣上其实已经提示我们了。”
贾仁义思索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下官愚钝。”
唐孝仁直接说道:“圣上说了,重点是教化二字。”
“我这么多年,把圣贤书全读到狗肚子去了。”
“原以为自己是科举状元,精通儒学。”
“如今看来,圣上才是当世大儒!”
“教化这两个字,可就意味深长了。”
“倭国为何侵扰大周?就是因为他们乃蛮夷,不通教化。”
“圣上不是想这群质子真的考出功名,而是让他们接受大周的教化!”
“一个能在大周考中秀才的孺子,能不知道什么是王道吗?”
“会不尊重天朝上邦吗?”
“这样的人继承倭国大王、护倭校尉和贵族的位置,肯定是亲近我大周的。”
“那以后倭国就永远是大周的藩国了!”
贾仁义听完,也是倍受震撼!
原来是这样!
接着贾仁义又惭愧起来。
自己曾就任礼部尚书,居然没有参悟圣上的用意。
实在是太惭愧了!
唐孝仁继续说道:“这些倭国的人质在京都念书,在京都生活,他们心里就有了大周。”
“以后回到倭国,他们开始执政,肯定也会效仿咱们大周。”
“征服不只有吞并一条路。”
“让这些藩国敬仰我大周文化,生生世世对我大周俯首称臣,才是圣上想走的路!”
唐孝仁叹息着说道:“圣上要立下的基业,是千秋万世啊!”
内阁的首辅与次辅感慨时,李天这位圣君,正在为安置范建发愁。
李天十分的头疼。
范建这家伙太危险了!
一人征战两国,这家伙太厉害了!
留他在高丽,岂不是要灭了北莽?
不能把他放任在外面了!
但是要把他调回京都,又该如何安置呢?
高丽镇抚使,已经属正五品了。
按照大周的惯例,范建立下这般功绩,又是从京都外调回。
应该升任至从四品的官职。
但是京都之中,从四品的官位可不多了。
李天满心忧虑的回到皇后的寝殿。
大着肚子还在批改奏折的唐含雪,见李天愁眉苦脸的模样,连忙让他坐下,帮他放松肩颈。
“陛下这是在为何事发愁?”
李天轻叹一声说道:“这范建该如何安排呢?”
原来是为此事。
范建立下泼天的功劳,当然需要升迁了。
但他如此年轻就是五品的高丽镇抚使了。
如果接着升,那岂不是要升为六部侍郎?
但是看起来,皇帝并不想让范建担任这个职位。
六部侍郎的官权不大,因为他们还有六部尚书的顶头上司。
侍郎为尚书的辅佐官。
显然,皇帝是觉得范建能力很强,得给他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职位。
唐含雪小心的问道:“京都之中,从四品的好官职不多啊。”
李天点了点头:“朕也这么觉得,所以皇后,你认为何处能安置范建呢?”
李天补充道:“最好是干不出什么实绩,但又比较忙的职位!”
哼!
一想到飙升的国运,李天就恨不得把范建发配到岭南!
李天又补充了一句:“最好是离朝堂远些的位置!”
这下子唐含雪若有所思。
自己还是想的太浅薄了。
陛下是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