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等到赵炎武被侍卫带走后,负责会试的官员也纷纷从御书房出去。
御书房中只留下李志一人,随后他缓缓坐下,指尖敲击着桌面,发出细微的声响。
沉重的檀木书案,仿佛也跟着他一起低沉下来。
他并非真的责怪赵炎武,他心中深知赵炎武有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对他对大汉无比忠诚,绝不可能行贪污纳贿之事。
只是这次科举案牵扯甚广,他担心有心之人会拿此事大做文章。
为了大局,也为了安抚民心,同时为了保护赵炎武不被那些有心人再借题发挥,李志不得不将他关入大牢。
这更像是一场权衡,一场不得不做的政治牺牲。
这时,黄惇尖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于大人求见。”
李志摆摆手,示意让他进来。
于白进来后,对着李志躬身行礼,而后便抬头看着李志,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
御书房内,光线幽暗,只余案上烛火摇曳,映照着李志略显疲惫的脸庞。
于白轻声说道。
“陛下,可否让老臣看看科举的卷子?”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李志沉默片刻,手指仍然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不必了,”他语气低沉,声音略显沙哑。
“此事已定,不必再提。”
于白却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走到李志身边,缓缓坐下,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陛下,此事蹊跷,臣心中不安。”
他微微侧头,看了眼窗外,夜幕已经降临,皇宫外依旧灯火通明,但却无法照亮李志心中的阴霾。
“南方学子纷纷中榜,而北方却一人不入,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他顿了顿,语气稍重,似乎在提醒着什么。
李志抬起眼,看着于白,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于白说得没错,这次科举,南方学子几乎包揽了前列名次,而北方学子却全军覆没,这怎能不令人怀疑?
这背后,隐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多少利益的争夺?
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
“于卿,朕也知道此事不寻常,但现在,只能先让赵炎武背负这个罪名。”
李志叹了口气,眉宇间尽是无奈,他揉了揉太阳穴,疲惫的神色更甚。
于白静静地听着,他理解李志的苦衷,也明白他所面临的压力。
片刻后,他抬起头,眼神坚定,“陛下,臣有一计。”
他顿了顿,轻声道:“可否为北方士子,专门开设恩科?”
李志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看着于白,思考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单独开设恩科,这无疑会引起朝野震动,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或许是解决目前困境,平衡南北矛盾的最好办法。
他再次沉默,在御书房里,只能听到烛火噼啪作响的声音以及二人各自轻微的呼吸声。
最终,李志思考了半响后缓缓点头。
“好,就依你所言。”
李志的声音低沉而无力,却也带着决然。
他的手停下了敲击桌面的动作,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背对着于白,望着窗外漆黑的天空,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寂。
李志转身,走到御案前,提笔在奏折上龙飞凤舞地写下“恩科”二字,笔锋力道之大,都将宣纸压得微微卷起。
他写完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肩头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他略显苍老的面容上,更添了几分疲惫。
“于卿,”
李志将毛笔搁在笔架上,发出轻微的“叩”的一声,他转过身,对着于白,语气缓和许多。
“此事,需谨慎处置,切不可操之过急。”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
“北方专场恩科的章程,以及具体细节,都要仔细斟酌,务必做到公平公正,以免落人口实。”
于白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手指轻轻摩挲着胡须。
御书房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以及一丝凝重的气氛。
想了一会后,于白微微颔首。
“陛下放心,臣定会妥善处理此事。臣会立即着手准备,拟定恩科的详细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力求周全。”
他说着,眼神坚定,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稳,让人感觉他胸有成竹,随后他向李志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他深知恩科的设立非同小可,这不仅关乎北方士子的命运,更关系到朝廷的稳定与团结,他必须谨慎,必须周全。
“嗯。”
李志轻轻应了一声,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漆黑的天空,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沉默了一会,才再次开口。
“此事必须保密,暂时不宜公开。朕要先安抚朝中那些心思各异的官员们。”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疲惫,显然,他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南北学子之争,还有来自朝中各方势力的博弈与压力。
他缓缓踱步,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却也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