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安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从李爱军手中接过那份组训条例,随即便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手中四张双面印刷得密密麻麻的铅字上。
而在他斜后方的不远处,735团的队列中,三个新兵同样在右侧的新兵们身上扫视了一圈,最终同时将目光汇聚到了夏承安身上。
虽然没有见过夏承安本人,但从他们进入新兵连的那一刻,他们的耳边就时不时萦绕着夏承安的名字。对这个光环比他们还多的家伙,说不羡慕嫉妒那是假的。
但现实就是如此,重点大学毕业,仅仅这六个字,就让他们必须要承受别人的比较和比较带来的压力。
因此,如今的他们跟当日的徐振卿一样,心里一直憋着一团迫切地希望超过夏承安的火。
这团火焰从点燃之日起就越烧越旺,时至今日,已经成了他们自我认可的一道障碍。来参加这次组训之前,他们就不停地祈祷能够得到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如今,显然他们的祈祷得到了回应。
哪怕接下来三个月还有无数次机会能够让他们证明自己,他们依旧迫不及待地希望从这一刻开始,彻底扭转全团乃至全师对他们这些人的印象。
看到夏承安拿到组训条例就急不可耐地背诵起来,这三位大学生新兵并没有多少急切。
这样的举动在他们眼里,多少有些不自信。虽然他们对夏承安依旧保持着相当的警惕,但从这一刻开始,那块一直压在他们心尖上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当所有人处于同一的时候,他们内心的骄傲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
夏承安不知道自己会让别人这么看待自己,不过即便知道,大抵也不会觉得荣幸。
虽然封定边给他印象确实不是特别好,但他一直觉得封定边的那句话说得没错——在没有成为第一梯队的那批人之前,跟别人较劲根本没什么意义。
此时他的眼里只有手中那几张a4纸上的文字,而随着他不断地默诵,短短十五分钟时间,通篇条例已经阅读完毕。
夏承安并没有立刻进行正式地背诵。
回顾三个月新兵训练他记忆过的很多条令条例,夏承安从《军训条例》中找到了很多跟这篇相似甚至相同的内容。
从那些更加复杂的条令中,夏承安逐渐抓住了这则条例设立的脉络。将
这些脉络清晰化之后,如同描绘一棵树一样,夏承安看着纸张上的内容,开始为这些脉络画上具体的叶片和花朵。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记忆方式。
而这个阶段,也是这种记忆方式最重要的部分。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夏承安渐渐将一棵勾勒了很多叶片的树苗栽种在了脑海当中。
随后他开始了第二次详细地默诵。
这一次,夏承安没有像第一遍一样快的速度。他的目光时而在字里行间飞掠,时而又在某一段内容上注视良久。通篇不过四千多字的内容,夏承安足足看了三十多分钟。
这一次看过,夏承安闭上了眼睛。
他的脑海中那些只是勾勒出轮廓的叶片随着记忆的回顾一片接着一片变得清晰生动,虽然偶尔也有空洞,但夏承安并没有因此睁开眼睛去看手中的纸张。
十分钟后,夏承安重新睁开眼,开始了针对性地默诵。
又五分钟了,再度闭上双眼。
如此反复两次,从拿到条例的那一刻开始也不过过去了一个半小时,夏承安再度睁开眼睛时,忽然将目光投向百无聊赖站在队列前方的黄参谋。
“报告!”
一声算不得嘹亮的声音,放在新兵连的时候,或许会迎来李爱军劈头盖脸地痛骂。
但此时它却像一道惊雷般,将所有沉浸在背诵中的新兵们全都惊醒,随即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夏承安身上。
沐浴在诸多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夏承安目光坚定地看着同样诧异的黄参谋,毫不迟疑地汇报道:
“报告首长,736团坦二连列兵夏承安请求考核。”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请求背诵,黄参谋虽然理解夏承安迫切地希望为连队立功的心情,但为了确保自己的老同学不会因此大失颜面,到底还是没有立刻同意夏承安的请求。
“夏承安,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比试这种东西,不是谁快谁就行的。到底还是要确保质量,才能确保胜利。要不,你再复习一下?”
黄参谋确实是一片好意,但对此时的夏承安而言,这片好意属实有些多余。
记忆也是有时间曲线的,夏承安可以保证,只要现在自己能够一口气背诵完,那接下来一小时后,八小时后,一天,两天,六天……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复习一遍,这些东西就绝对不会忘记。
趁脑海中那棵
记忆的树苗还没有黯淡了颜色,他必须要为736团拿下这一局。
“报告首长,我很确定,我不用再复习。”
如此自信的夏承安让黄参谋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但当他看到夏承安坚定的眼神,到底还是没有继续劝阻。
“那就开始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