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此举,是否已有所图?”宁霄喃喃自语。
太监王端躬身站在一旁,微微颤抖地说:“陛下,您担心郑王会联合京城之中的异己势力,为难您吗?”
宁霄静静地看了王端一眼,缓缓说:“这不仅仅是我的担忧。郑王的影响力在军中,再加上他在京城交好的势力,若是他再有所图,恐怕大乾的江山会为之动摇。”
王端心中惴惴不安,恭敬地问:“那陛下意欲如何处置?”
宁霄叹息:“这确实是个难题。若是不让郑王回京,他必会闻风而动,以兵逼宫。但若是让他回京,他恐怕会藉机崭露锋芒,向朝中的势力发难。”
此刻的宁霄,显得颇为疲惫,他知道这是一个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刻。但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每一个选择都可能牵动整个国家的命运。
深吸了一口气,宁霄坚定地说:“传我命令,让郑王速速回京。既然他有心计,我也非易于欺之辈。大乾的江山,非他所能撼动。”
王端闻言,忙应是,然后退出了御书房。但在出门之际,他突然回头,对宁霄说:“陛下,还请您多加小心。”
太后的居所氛围与
御书房迥异,明亮的宫灯映照着琼瑶案上的翡翠花瓶,那里插着几株盛开的牡丹,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生机与香气。轻纱帘下,太后坐在软榻上,身旁的宫女轻轻为她按摩着双肩。
"这宁霄,真是难以捉摸。"太后低声吟咏,手中持着玉如意,轻轻地摩挲。
"太后您是说,陛下答应让郑王回京之事吗?"宫女问道。
太后微微点头,"郑王的权势在京城之外日渐增强,按理说宁霄应该会有所顾忌。可这小子,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宫女望着太后,小心翼翼地问:"太后,您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太后轻笑,"这当然。宁霄也不是蠢货,他自然有他的打算。只是,我现在已经老了,对这些朝政斗争已经不再过问,但他这样的决策,却让我又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宫女听得入神,"太后,您年轻时也是这般英明决断吗?"
太后眼中流露出一丝怀旧,"那时候的大乾,风云变幻,各路诸侯都想一统天下。我为了大乾的江山,也是经历了无数的斗争,有时也需要冒险。"
宫女低头,不敢打
断太后的回忆。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缓缓说道:"人总是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或许宁霄这样的决策,也是为了更好地稳定大乾的局势,让大乾更加强大。"
"太后英明。"宫女轻轻说道。
太后微微一笑,"只是希望这宁霄,不会让我失望。毕竟,大乾的未来,现在都寄托在他身上了。"
清风徐来,淡淡的月光如水泻银,铺洒在宁霄的寝殿内。大乾的御城,静谧得只有夜鸟的叫声,那声音似乎正唤醒了宁霄那未曾觉醒的改革思想。
坐在檀木的书桌前,宁霄手持金笔,研墨之声与夜鸟叫声交织,形成了一首和谐的夜曲。他眼中有决断,有些事,就应当在此时刻开展。
很快,李开方、卢成伟和兵部侍郎怀悦都陆续到来,他们都看出了宁霄眼中的坚决。而那金边的诏书也告诉他们,今晚的会议,注定非同寻常。
"陛下召见,不知何事?”李开方首先开口,他的眼睛射出敬畏与期待的光。
宁霄深吸了口气,"我打算对大乾的军队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裁兵,减少兵员,但加强他们的训练,让他们真正成为大乾
的铁血精英。”
三人眼前一亮,却也知道这改革的难度。怀悦沉吟片刻,说道:“陛下此举,虽然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所裨益,但裁兵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士兵失业,这也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卢成伟点点头:“怀悦所言非虚。而且,现今的诸侯和边境将领,也都拥有自己的私兵,若是我们中央军队裁兵,恐怕会引起他们的疑虑。”
李开方则思考道:“但我们的军队数量虽多,战斗力却并不强大。这次对抗郑王的叛乱就足以证明这一点。陛下的意图是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这是长远之计。”
宁霄微微一笑,“正是如此。我不想大乾有数之不尽的军队,而只是数量庞大的废物。我希望我们的军队少而精,而非多而杂。”
卢成伟思索片刻,说:“陛下,裁兵的事情,我们可以慢慢进行,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做好准备。比如将被裁掉的士兵安置好,给他们提供其他的职业选择。”
怀悦也点头,“是的,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职业培训,将这些士兵培训成有技能的劳动者,这样也能减少他们对于裁兵的反感
。”
宁霄满意地看着他们:“很好,那我们就这么决定。从现在开始,大乾的军队改革,正式启动。”
三人齐声应道:“遵命。”
乾城的王宫内,延绵不绝的金银烛光将高梁照得如同白昼。在那檀木长桌的尽头,宁霄带着几分疲惫,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沉稳地看着三位大臣。
李开方、卢成伟和怀悦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面上都写满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