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源略微沉默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慎重,他有些疑惑不解地看向了萧扬。
但是此时的萧扬脸上则是一片的淡然,他继续开口说道:“好比有一艘船行驶于大海之上,君王就是这艘船的掌舵之人,而百姓就是承载这艘船的汪阳大海。”
“如果风浪过大,无论舵手多么优秀,到了最后也免不得倾覆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大宋既然现在面临抉择,还不如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这样一来虽说不能将所有的隐患全部都解决,至少也能让大宋维持的时间更长一些,要不然的话,一旦风浪再起,所有人都会各持己见。”
“看到危险之后,有人会选择继续前行,有人会选择用小船求生,整个大宋没有一个统一的见识,这才是大宋将来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这样的道理宋源一听就明白了过来,只是他身为皇族子弟,而且一直以来都在考虑着如何巩固皇权,现在听到萧扬的这番理论之后,他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
于是略微考虑了片刻之后,宋源这才开口说道:“虽然说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是皇权才是这
天下稳固的基础,古人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
“如果皇权的威严受到侵犯,那么将来有野心的人必定会前赴后继,因为他们都会觉得自己有能力也有本事成为大宋的一国之君,到了那时候事情才是真正的坏了。”
萧扬显然已经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于是便说道:“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冲突,皇权的尊严是必须要得到维护的,但是另外一层也需要让朝廷重视平民百姓的利益。”
“因为只有这些百姓生活的富足安乐,他们才会拥护朝廷,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想要反叛,这些百姓第一个就会不答应,我们只要牢牢的抓住这一点,那么皇权就不会出问题。”
“这一次的事情就是明证,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的拿下天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民心在朝廷,所以不少心怀,朝廷之人纷纷起义。”
“如果明星不在朝廷的话,我们非但不可能拿下京城,更有可能会在各地遇到坚决的抵抗,也就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如今的大宋应当考虑保证百姓的利益。”
这么一说倒是把宋源给说的有
些糊涂了,他皱着眉头想了一阵,然后问道:“你也不要绕弯子了,干脆说你准备怎么办,让我听一听再做决定。”
萧扬这个时候站起身来,从书架上取出来一本奏本,然后直接放在了桌子上。
宋源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四个字,论君民折,他看到这字体之后,抬起头来看了萧扬一眼:“这字看起来像是刘先生的字?”
萧扬一笑点了点头说道:“齐王殿下好眼力,这件事情是我跟刘先生商议之后定下来的,殿下看一下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于是宋源微微点了点头,打开折子看了起来,这里面没有具体的实行条款,反而是开篇论述君权的重要性,其中着重讲的就是君王与大臣之间的平衡。
随后这才开始讲述如何治理百姓才能实现天下长治久安之理,其中有一句话让宋源的心中也是有些震动,缓缓的抬起头来看向量萧远。
只听到宋源重复道:“夫百姓得安则天下太平,或有乱政不伤及民之根本,则可为疥癣之疾,若以民为重,天下之道或有偏颇不相背离,则可防萧蔷之祸。”
这番话让他的心中颇有震动
,尤其是经历过这一次的叛乱之后,像是冀州和青州以及雍州基本上都是靠着那些义军,才快速实现了平定。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百姓向往梁州的制度,这也是宋源长久以来最为担心的,因为有件事情压在他的心里面很久了。
对于萧扬,宋源自然是十分信任的,但是他担心将来有人会有样学样,要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宋一旦出现了心怀叵测的权臣,整个天下就会再陷入飘摇之中。
他没有想到萧扬竟想要采取这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怎么做如何做,这就是一个值得推敲的事情,而且这也跟宋源坚决维护皇室权力的政治主张有冲突。
于是一时之间宋源沉默了半天,然后这才开口说道:“虽然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是这样一来要致君王于何地?”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文武群臣追随陛下,都是为了能有更好的前程,天下之人趋利避害这是本性,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我怕到了最后恐怕会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如果此事不成,必定会对陛下的威信造成深重的打击,这是万万不能
冒险的事情,你也是博学多才之人,想必应该明白我担心的事情。”
萧扬自然清楚,如果这一场改革不成的话,势必会引起文武群臣对朝廷离心离德,因为这已经动了他们利益的蛋糕。
不过已经有了决定的事情,萧扬自然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话虽然是如此说,但是正道如此,不能因为艰难险阻而稍有懈怠。”
“而且这件事情,我也准备让刘先生出面去做,如果能够做成的话自然最好,做不成他会一律承担,我现在只希望齐王殿下能够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