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大宋狂婿>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借机劝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借机劝谏(1 / 2)

一番话说的皇帝连连点头,不过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是也让皇帝有些烦躁的心情,慢慢平和了下来。

在卢子昂离开之后,皇帝便让曹公公把刘伯温给请了过来,他需要有人在这个纷乱复杂的局面之下给他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等到刘伯温进入到了御书房,皇帝便直接开口说道:“如今王大人巡视天下一事,已经让地方上有了足够的警觉,看起来朝廷恐怕难以从这次事情之中,达到预期目的。”

不过刘伯温却是淡然一笑直接说道:“朝廷现在派人出去巡视天下,是打草惊蛇之举,同时也是给天下官员一个警告,如果他们这个时候知道收敛的话。”

“那么放他们一马也是未尝不可,最怕的就是有些人利欲熏心,到了这种时候还不肯放弃自己手中的利益,那么这些人私心太重,就是朝廷重要的打击目标。”

“天下的官员不是所有人都是贪官,就算是有些贪官心中也是有家国天下,不过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贪官越陷越深无力挣扎也就彻底放纵了自己。”

“朝廷现在派人出去,也是给一部分官员

自省的机会,如果要不是这样的话,所有违反国家律法的官员全部抓起来杀掉,恐怕不少地方就没人做官了。”

这番话听的皇帝有些目瞪口呆,毕竟他还年轻,总觉得这世上有些事情还是有道理可讲的,作为人而言心中有良心,做事情也就自然有了准则。

不过刘伯温这番话彻底将他这种想法给打碎了,皇帝没有想到这个天下竟然会是这个样子,于是一时之间他竟然有些无话可说。

沉默片刻之后,皇帝这才说道:“难道说这天下之中的读书人,都是这般如此吗?这真是让朕有些心寒,甚至感觉有些厌恶。”

而刘伯温则是轻轻摇了摇头,他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从京城出发,到达最为偏远的大理,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对于这些地方的约束力非常的弱,那么地方上的官员勾结上下做出一些事情来也是正常,而且这里面的情况也是非常复杂。”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读书人含辛茹苦得中皇榜,大部分人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说想要做

出一番事情来。”

“但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些读书人常年读书对于现实问题考虑不足,所以进入官场之后,就发现自己处处碰壁,一事无成,难免会让他们失去雄心壮志。”

“最重要的就是生计问题,权贵子弟要考虑一点,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家族之中出来更多能够获取功名之人,情况相对要好一些,这就要看个人的品格了。”

“而那些寒门子弟呢?毕竟人都有个亲疏远近之分,自己功成名就,也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过得好一些,因此只要这个官员有相应的举动。”

“那么想要讨好他的人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如此一来,这些官员不知不觉之中就已经中了圈套,想要反抗之时,恐怕已经是不能了。”

“因为那些平民百姓觉得天下官员都是这般如此,他们得一些好处也是应有之义,一个读书人面对外人也许能够言辞令色,但是对于自己的家人恐怕就未必如此了。”

一番话听的皇帝眉头深深皱了起来,随后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是如此的话,朕想要进行改革,到了最后岂不是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于皇帝

这样的话,刘伯温则是直接咬了摇头开口说道:“陛下此言差矣,有些事情如果做了,那么终归会有一些效果,如果不做只能放任事情越来越坏。”

“有了规矩,虽然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规矩会被人破坏,但是定下了规矩就相当于定下了名分,这跟出兵打仗是一个道理。”

“若是师出无名,则是不能凝聚人心,天下之人或许一时还能忍受,时间一长必定心中会有怨恨之感,只要君王能够秉持陛下留下的规矩,那么就相当于获得了民心。”

“一时之间就算是有人想要兴风作浪,到了最后也不过是落得惨淡收场的局面,那些读书人虽然有私心,不过心中还是有良知的,熟好熟坏,他们心中自然有一笔账。”

“只要陛下能够将这规矩给立下来,那么后来者,必然也有远见卓识之人,将会循规蹈矩,如果不然的话,那就会陷入到其理不明,让那些持有歪理学说之人站于朝堂之上。”

“这对于整个大宋而言绝对不是好事,更有可能他们的一番言论,让天下之人觉得甚有道理,如此一来的话,权柄就会落到别有用

心的人手中。”

“到了那个时候,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百姓整日浑浑噩噩,自己的日子也过得困苦不堪,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心中的怨恨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发泄。”

“如此一来的话,整个大宋岂不是如同被架在油锅之上?只要有星星点点的火种,都有可能会燃起燎原之火,因此我支持陛下进行改革。”

年轻的皇帝很是郑重的站起身来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说道:“先生一席话,真是让人醍醐灌顶,说的不错,有些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出来什么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