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一段路。
远远能看到一排排的木栅栏,里面分布着许多白色的营帐。
‘原来这才是军营营地所在。’
宋轩想起了之前和狗宝一起去救孙神医,医治戚将军的时候。
那时候他就惊诧,军营为何规模这么小?
现在才知道,原来那是将帅们平时办公行政的‘公署’。
此处虽然也只有一部分军队在这里,但远远看去,规模已然要大上许多。
“轩哥儿,趁着还没进营,我把一些东西给你提前说说。”
宋轩打起精神。
大夏军户,原为世袭制。
父亲干完儿子上,儿子干完孙子上。
如果后代没有男丁,则由族内其它人补上。
以此来保证大夏军队的数量。
在和平年代,军户们的待遇不错,很少打仗。
这份差事,便是一个大大的美差,许多人想办法都要把自己儿郎塞到里面去。
别的不说,只要是个军户,至少说个媳妇儿不成问题。
可随着朝代的发展,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加上豪强列绅大肆兼并土地,许多军官吃空饷。
军户们往往被欠薪长达数年拿不到饷银。
由于世袭制的限制,他们想退出还不行。
那时,军户这个身份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便下降了许多。
再等到后来,天灾人祸,战乱频繁。
军户们没钱拿还要送命,人们就更加对此抵触了,许多卫所发生大规模的逃兵。
有时候,一个千户所,满员吃饷,实际却只有三四百人。
而蛮子军素来勇猛,大夏朝如何能不吃败仗?
好在天不亡大夏。
先帝励精图治,国事渐有起色。
他虽在位时间不长便驾崩了,却启用了治世奇才,当朝左相王甫。
王甫上台后大力改革,一些沉疴疾病虽然积重难返,但至少表面上又让大夏朝活了过来。
北境战事焦灼,又出了个戚文祥,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阻拦昭戎几十年,护得大夏安宁。
在二位大臣的治理下,现在边境从军世袭与选拔制共存,军户们待遇也得到了保障。
“轩哥儿,你去我侄子那里报名参军,说不定就能进到戚将军的营里。”
“现在当军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上战场卖命。但至少在戚将军的营里,打胜仗的机会大些,每月拿饷钱也更有保障一些。”
宋轩道了声谢谢。
他和老钟头萍水相逢,对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算是很实在了。
“你现在参军,说不定还能赶上免费发放棉衣,刚好能过这个冬天。”
“而且北境号称三十二戍卫府,二十万大军,实际上能有个十三四万就很不错了。”
“听我侄儿说,戚将军的九大营现在也不满编,你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混个官儿当当呢。”
宋轩看了看远处的连绵的山峰,当地人称之为武阳山脉。
山脉以南,是大夏领土,属长兴县。
以北,则是一段边境长城。
外面的地盘以前属于大夏,后来蛮子们常来劫掠,争得厉害了,大夏军队便退守到长城内来了。
现在,是昭戎霸占着那片地。
牛车慢慢走近。
宋轩瞧得更真切了些。
戍卫府的营帐原来不是一座相邻着一座,只是远看时像是连在一起。
驻扎地被建设成一个个乡村,就像大湾村那样。
不打仗时,士卒们也和普通农人一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老百姓生活。
那搭建的营帐只是供军官们办公或者士卒们训练时使用。
“喏,你瞧着了。前面是武阳山脉,蛮子的大队突袭不便,一般来的话也只有小股骑兵,此处还算是安全的。”
“吁吁吁——”
牛车停在军营外。
老钟头是个退下来的老卒,许多人认识他。
他大咧咧走在前头,宋轩便在他身后跟着。
“想好了吗,你确定要参军?”
“一旦登记上,可不能反悔了。到时候后悔就当逃兵处理。”
老钟头年轻时娶了一房媳妇儿,生了俩儿子,都没养起来,夭折了。
后来老婆子也疯了,在一次敌袭后不知所踪。
如今,他的侄子便如同他亲儿子一般。
老话说得好嘛,侄儿门前站,不算绝户汉。
钟平得知是伯父带来的人,因此多问了两句。
“嗯,劳烦小哥帮我登记上。”
“军户现在粮税也免了。”
“普通士卒,现今三钱银子一个月,有妻子的,每个月多一钱。有小妾的,每个小妾每月多半钱。有子女的,每月每人可以领十斤粮食。”
宋轩对这待遇还算满意。
现在的力巴,一个月也就二三钱银子。
不过要缴的税可就多了,按人头收的税,地方上又要收田租,有时还要服力役,每年至少给朝廷干二十天活。
再者,还有户调······反正乱七八糟的,重复的,能巧立名目的,税是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