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大明帝君> 第二百九十五章 载入史册的大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五章 载入史册的大事(1 / 2)

渐渐地,空地上便堆出了小山一样的番薯堆。

“这得有多少了?”

李阁老趁空抬了抬头,人老了看远处就有些模糊,他忍不住眯了眯眼。

陈循也顺着看了看,望着那成堆的番薯,吁了口气道:“我估摸着,这都快二十石了吧……”

二十石,换成现代的算法,那就是将近两千四百斤……

这产量,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所有人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这堆积如山的果子。

又回头,看了那一片狼藉的土地,这可是自己亲手挖出来的,不可能有假。

这……即便是没有三十石番薯,可这样的产量已经是当今水稻亩产的数倍了!

众人瞪大了眼睛,均感觉有些窒息。

“快挖,这地才挖了七分,剩下的那三分只怕还有不少。”

李阁老好歹还能保持意思清明,努力抑制着心底的震撼,再次抡起锄头来用力刨番薯。

这一次,他们的每一锄头都挥得格外带劲,连手掌上破了的血泡和酸软的腿脚都已经完全感受不到了。

越挖越带劲,越挖越带劲,直到天都快黑了,最后一个番薯终于被挖了出来。

“快!快来人点点,这一亩番薯到底挖出了多少斤!”

成国公干累了,干脆脱了靴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尽管现在天气寒冷,但好在暖棚里温度高。

再说,大伙干活都干出一身汗来了,哪

会感觉到冷呀。

刚一停下锄头,便大声喊着赶紧来人点数。

这些番薯……可能是因为品种问题,看起来更像土豆,还不够后世的那么大。

但是好在一株苗,便是一大串,一根藤上就可以结出了四五个番薯。

这些番薯有大有小,小的跟鸡蛋差不多,大的,则几乎比荷塘里的莲藕还粗,足有一寸多长。

朱正满意的点点头:“点数吧!”

“是!”

这事儿张虎生自然是早有准备,手脚麻利地便安排了秤砣,脸上闪着晶亮的汗意,眼里尽是兴奋的光亮。

文武百官也都齐刷刷瞪着眼,他们现在脑子里已经是一片浆糊,就连户部那几个精于算账的一下子也无法估算出这里到底有多少番薯。

张虎生的人一边称重,账房先生就一边记录。

“一五添作五……二五添作十……”

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不知道过了多久,都几乎能听到文武百官饥肠辘辘的咕噜咕噜声了。

这才有账房先生道:“二十九……这一亩地……是二十九石……”

“不对!不对!”另一道声音激动打断,“不是二十九!是三十!三十石!”

说话的人声音都在打颤!

这!不可能啊!

这怎么可能!

大明沿用的仍然是宋制,而在宋代的计量单位之中,一石就是现代的一百二十斤。

三十石……

人的脑袋显然还是有点发懵,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

郭攸之使劲甩了甩脑袋,瞠目结舌道:“三千六百斤?”

明朝是有算法的,一斤约为现代的六百克,也就等于十六两,古言道半斤八两,意思是半斤和八两是同样的,没有什么分别。

所以,郭攸之只是掐着手指一算便能算出个准确来。

“不可能!这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这都摆在眼前了!”

就在所有人都不可置信以为自己在做梦的时候,突然一声长啸打断了所有人的质疑。

众人回头一看,是成国公颤颤巍巍站了起来,其他两位国公爷也都在下人的搀扶下踉踉跄跄跑了过来。

着三位早已须发花白的开国功勋,此时已经双目通红,浑浊的眼泪不可遏制的流了满面。

成国公沙哑着声音,哽咽道:“这三十石的番薯……这不仅仅是番薯……这是百姓的命!是我大明四千万子民的的命啊!”

民以食为天,粮食,那就是全天下人活命的希望。

对于后世的九零后零零后而言,这些年轻人永远不会知道,在这个时代,能吃且还能填饱肚子的东西,究竟有多么的可贵,又有多么的难得。

要知道,这是一个动不动就会发生饥荒,会发生易子而食、啃树皮、挖草根的时代。

就这,若是老天爷那天不高兴,来场洪灾或者

寒灾,那么,死的可就不是一个两个百姓,而是成千上万的百姓!

尸横遍野,饿殍遍地,那是再常见不过的场景。

而现在这近三十倍的产量,实在是有些让人觉得脑子被雷击了。

在场的这些人,个个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是大明的中流砥柱,可都是有见识的人。

他们自然都很清楚,在当今大明,这靠天吃饭的时代,一切可能影响到农时和粮产的问题,都是天大的事。

这样的产量,足以令人疯狂!

一个文官已经说不出话,但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甚至连呼吸都赶到窒息起来。

朱正见众人的神情,沉声道:“这亩番薯,是诸位爱卿亲自挖出来的,对它的产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