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记得,慢而稳,我们不急于求成。”赵伟民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姜秉文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他按照赵伟民的指示,一点一滴地感受着肌肉的拉伸与力量的恢复,虽然进展缓慢,但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让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训练中悄然流逝,转眼间,窗外的夕阳已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吴建国见状,起身说道:“大家先休息一下,我去给大家买晚饭。”
“建国,医生说现在秉文只能吃流食。”赵伟民赶紧说道。
“好,我知道了。”吴建国说道。
姜秉文感激地望向吴建国。
不久,吴建国提着装满食物的饭盒回到了病房。他细心地将流食摆放在姜秉文面前。虽然食物简单,但每一口都蕴含着战友们的深情厚谊,让姜秉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
姜秉文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晚餐,虽然只是简单的流食,但他吃得格外满足,心中充满了感激。饭后,大家自然而然地开始讨论起今晚谁该留下来照顾姜秉文的问题。
“我来吧,”吴建国首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秉文是为了救我,所以我留下来最合适。”
“你明天还要训练,我是被派来照顾秉文的,我来最合适。”赵伟民说道。
“还是我来吧,我是他妹妹。”姜静婵说道。
“秉文醒了的消息你还去发电报告诉姜婶子和嫂子,明天在招待所来的路上刚好合适,不用再跑一趟。而且我对他的训练计划最熟悉,晚上也能随时注意他的状况,确保一切都好。”
见赵伟民如此说,姜静婵和吴建国也知道这是最合理的安排,便纷纷点头同意。他们一一与姜秉文道别,嘱咐他好好休息,明天再来陪他。
病房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赵伟民和姜秉文两人。赵伟民帮姜秉文调整好,确保他舒适地躺下,然后轻手轻脚地在陪护床上坐下。
“伟民,谢谢你。”姜秉文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激和疲惫。
“别客气,我们是战友,不是吗?”赵伟民微笑着回答。
第二天一大早,姜静婵早早的就从招待所的床上起身。她去到现代的房子里洗漱好,走出招待所,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让她精神为之一振。她加快了脚步,朝着小邮局的方向走去。
到了小邮局,她径直走到窗口前,“同志,我发电报。”姜静婵对工作人员说。这次的工作人员和上次的不是同一个,所以并不认识姜静婵。当然,过来这么长时间,上一个也不一定记得。
窗口后的工作人员抬头看向姜静婵:“先填写电报内容。”
因为姜秉文醒了的消息太令人开心,所以姜静婵没有在一字数,写到:“娘,大嫂,我哥醒了。但因为长时间躺在床上需要做训练,所以我还不能回家,而我哥训练好就能回家和我们一起过年。”
“同志,给你。” 姜静婵把填好的电报纸递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迹,抬头看了姜静婵一眼,然后说到:“总共47个字,一共四元七毛。”
姜静婵一脸肉痛的递给工作人员。在这70年代呆了3个多月了,已经大概了解清楚了这物价姜静婵深刻的感到了发电报有多贵。
回到招待所,姜静婵去到现代的房子给姜秉文和赵伟民以及自己准备早餐。
姜静婵原本想做小米粥,毕竟姜秉文需要营养,这个年代小米粥就算很有营养的饭了。但一想到小米的出处都无法解释,所以姜静婵做了些红薯粥,然后煮了几个鸡蛋。
将红薯洗净去皮切块,大米淘洗干净。锅中加水煮沸,放入红薯块和大米,转小火慢煮约30分钟,期间适时搅拌以防粘锅。待粥煮至软糯粘稠,红薯熟透,红薯粥就做好了。姜静婵将红薯粥放到铝制的饭盒里。感谢在现代的房子里可以用电。
至于大米的出处,姜静婵也想好了。就说昨天在回招待所的路上,有一个大娘拉住了她,问她要不要大米。至于大娘为什么会拉住她,姜静婵也想好了,就说近一个月姜静婵经常出现在招待所,而且是一个人,大娘觉得姜静婵没有危险且一定买的起大米。
姜静婵知道这样的说法不太可信,但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一切都准备好后,姜静婵便提着准备的早餐赶往医院。医院里,病房内已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赵伟民正协助护士为姜秉文更换药物,而姜秉文则一脸坚毅地配合着,偶尔露出些许痛苦的神色,但更多的是对康复的渴望。
“姜同志,你来了。”赵伟民抬头看见姜静婵,微笑着打招呼。
“嗯,我来送早餐,顺便看看大哥的情况。”姜静婵将早餐放在桌上,走到姜秉文床边,“哥,感觉怎么样?”
姜秉文微笑着看向妹妹,眼中闪烁着高兴的光芒,“好多了,有你们在,我觉得什么都能挺过去。”
姜静婵心头一暖,眼眶微红,但她努力克制住情绪,转身对赵伟民说:“赵同志,昨晚谢谢你。”
赵伟民摆摆手,“别这么说,我和秉文是战友,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姜静婵轻轻地将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