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已久的府邸由新帝御笔亲题“状元府”三个大字,赐予一门双状元的李张夫夫二人。等到李慕按规制将府邸重建之后,才抽出时间来,着人回庆阳,希冀能将长辈们请来,好生扶养。
等了个把月功夫,最终却只等来了张十一带着小义安。
小义安又长高了不少,规规矩矩地跟在张十一身后,看样子在凌先生身边学习的这段日子,小义安精进了不少。
“父亲,舅父。”他是这么喊李慕两人的。
倒叫夏荷觉得浑身别扭,怎么金宝不喊姨舅舅啦?
夏荷俯下身来,想抱李义安一把。小义安想了想,却摇了摇头,后退一步。
直到张十一心不在焉地松了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慢悠悠地晃进了门,瞧不见自家外祖的身影之后,小义安才噌地蹿到了夏荷身边,揽着夏荷的胳膊,声音软糯糯地撒娇:“姨舅舅,我好想你!”
“姨舅舅也想你。——你祖母和外祖母呢?”夏荷瞅了半天,也没见到兰娘和李老太太的身影。
小义安想了想,才道是:“祖母说要留在家中,为父亲看守好家业。外祖母说,她就不来了,让你们好好过,记得回去。”一五一十地替家中的两位长辈传达了她们的意思,小义安才问道是,“姨舅舅,有什么家业要看啊?家里的地不是有别人在种吗?”
自打见过李慕的那个叔叔,夏荷这回可知道了,他们李家里藏着不少小人呢,也明白李老太太为什么不敢离开那个小山村,夏荷没跟小义安解释,只是拍了拍他的脑袋,道是:“你长大之后就懂了。”
小义安并不满意这样的答案,嘀咕道是:“怎么一个两个地,都说得要我长大后才懂啊。姨舅舅,我可聪明了,现在就可以懂的!”
夏荷扑哧一声,哪有自己夸自己聪明的?
至于兰娘,这个女人自从二十年前离开故土,便将根扎在了安乐村,如今已经将安乐村当作她的第二个家乡了,自觉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再奔波了。
从张十一那儿得知了这些后,夏荷不免抱憾,却也只能希望兰娘能在安乐村过得安乐。倒是瞧自家父亲一脸深沉的模样,夏荷有些奇怪地问:“父亲,怎么了?”
张十一摸着一根木柱,上头朱红色的漆是新刷过的,正正掩盖了之前的破碎与迷惘。怎么样也无法将这个地方跟自己小时候所想象的那个“家”联系起来,张十一终于放了手,将双手背在自己身后,不去看夏荷,而是一扫这院落,道是:“你父亲我百日之前,便是住在这个地方。”
也就仅仅有那一百天罢了。
夏荷点点头,然后便见张十一又沉默了下来。
早已不再叫张博书的男人佝偻着腰,在院落中找了半晌,才找到一朵花,又是唉了一声:“夏荷,你祖母最爱花了,曾经这个院子里,种满了花,都是名贵的,需要精心照料的花。”而并非这一朵野花,朴素而坚强。
夏荷想了想,却道是:“我跟慕哥商量过了,这院子之前都是杂草,已经除掉了,以后如果要种花的话,我也不会,慕哥也不会,不如干脆改种菜和庄稼。”何之景那儿有许多关于庄稼的点子,都是夏荷闻所未闻的,只是那家伙却是典型的纸上谈兵,漂亮话说的比谁都好听,要动手却什么都做不成,只能由着夏荷一个人去摸索了。
御封的谷状元没接受任何一个官职,只在家中鼓捣庄稼。
张十一张张口,想辩驳什么,忽然又想起来顶在自家儿子头上的状元名号,嗤笑一声,摇摇头,只道是:“我明日就启程,回安乐。”
“父亲,你也不住下吗?”夏荷挽留着。
“不了,总不能让你娘一个人留在那儿吧。”张十一一口回绝,“我只是来带义安过来的,让义安跟你们住吧,他还小,不要让他离开他父亲了。”
夏荷知道张十一有多倔强,劝了几声,没能劝住,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于是偌大的府邸里,便只住了三个人。
李慕想着买点人,夏荷却没同意,总觉得不习惯被人伺候。学着李家祖宅的样子,只开几个院子,夏荷自觉一个人也忙得过来,李慕也只能随他去了。
刚被封了官的李慕忙得很,新帝手下正缺人。
“那义安就留在家中陪我吗?”夏荷问。
李慕一怔,他本想把小义安托付给凌先生,却没想到张十一把自家儿子给带来了,想亲自教他念书识字,又没有那个功夫,只能托人打听,偌大梁京有没有什么好的学塾,可以送义安去念书。
李慕俸银不丰,交不起太昂贵的束脩,掂量再三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地为义安择了一家书院,心道是,自己勤快着考验义安的学识便是,若是觉得自家娃娃被耽搁了,再送他去别的书院不迟。
去书院的头一天,李慕和夏荷一道带着李义安去认的先生。
这家书院不似每十日才放学生一次假的青君书院,而是让小娃娃们晚间回家去歇着。李慕把小义安送到后便匆忙离开了,夏荷却留了下来,叮咛义安要好好同他人相处,然后答应他晚上接他回家。
小义安性子活泼,很快便同众人打了个熟络。等到下学的时候,已经有三两个能说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