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乾坤银楼给赵宣宣送饭时,唐风年聊起华举人和文举人来访的事。
赵宣宣夹起一块鱼肉,道:“咱们也提前出发吗?”
本来他们打算等元宵节舞龙结束后再动身,现在看来,可能有点晚。
唐风年道:“等回家后,跟岳父岳母商量。”
赵宣宣点头赞同,又问:“两位石兄这次过年会回来吗?”
唐风年低沉道:“据说不回,子正兄要专心备考,子固兄也不回。”
赵宣宣小声道:“如今他们自己谋生没?还是靠石师父养吗?”
唐风年低沉道:“听师父说,他们卖字画赚钱,不过赚得少。”
“师父还开玩笑,说上次帮咱们家卖那幅画,得的钱足够两位石兄再花几年,等花完了,他们就该回岳县了。”
赵宣宣不理解,道:“他们为什么非要留在京城?那个地方有那么大的魅力吗?”
唐风年道:“京城的达官显贵多如牛毛,石兄看重那边的人脉。”
赵宣宣轻声道:“我爹也天天念叨人脉重要,他是为了赚钱。石兄靠人脉做什么?能做官吗?”
唐风年道:“听石师父说,如果没有人脉,就只能去偏远的穷地方做官。所以,有些人做官之后,还要向更大的官行贿,目的是去富庶的地方,或者得到油水多的官职。”
“有些人做几十年县令,没有升官的机会,有些人步步高升,也是因为人脉。”
赵宣宣夹起一块回锅肉,道:“官场真复杂。”
她暗忖:还是做地主更简单,只要祈祷风调雨顺,吃穿不愁就行了。
但是,唐风年显然有做官的志向。所以,赵宣宣不忍心泼他冷水,抱怨的话只说一句罢了。
吃完后,唐风年收拾碗筷和食盒离开。
赵宣宣送他到门口。
苏荣荣恰好跑回来,笑嘻嘻,凑过来说悄悄话:“今天有媒婆去我家提亲。”
赵宣宣眼前一亮,顿时来了兴趣,问:“你觉得怎么样?”
苏荣荣连忙摆手,撇清关系。“向灿灿提亲,不关我的事。不过,我娘不满意,回绝了。”
“我娘说,灿灿嫁妆多,又伶俐,又念过书,应该嫁好一些。”
赵宣宣好奇地问:“今天提亲的人不够好吗?”
苏荣荣道:“是镖局的镖师。我娘说,这种人常年不在家,家里的老老小小都不能指望他照顾,而且还怕他在外面风流快活,反正不靠谱。”
赵宣宣点头赞同,问:“你娘想找什么样的?”
苏荣荣小声道:“读书人,最好是有仆人伺候的大户人家,不用干活。”
“我爹说她要求太高,说嫁个门当户对的就行了,近一点更好。我娘说,嫁得好,就当享福的少奶奶。嫁得不好,就要伺候全家老老小小,当老妈子。我爹说不过我娘。”
赵宣宣笑道:“我觉得你娘说得对。”
苏荣荣捂嘴偷笑,道:“灿灿发脾气,说她不嫁,宁肯当尼姑去。”
赵宣宣不理解,疑惑道:“当尼姑有啥好的?连肉都不能吃。”
苏荣荣笑道:“灿灿故意乱说的,她可喜欢吃肉了,特别爱吃糖醋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