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丝路新医> 第16章 细水长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细水长流(1 / 2)

李明和阿依古丽的“小动作”从急诊室开始。

那天一大早,他们就在急诊室门口支起了一个简易的分诊台,上面贴着几张手写的维汉双语指示牌。

护士小马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但在他们解释后,很快就明白了这个制度的好处。

“就像织毯子一样。”阿依古丽对小马说,“要把不同颜色的线分开,才能织出最美的图案。病人也是一样,要分类才能更好地救治。”

这个朴素的比喻让小马眼前一亮。

她是本地人,从小就看着母亲织毯子长大,这个形象让她一下子理解了分诊的意义。

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

原本拥挤嘈杂的急诊室变得井然有序,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轻症患者也不用再焦急等待。

“你们看,这样多好。”一位老护士感慨道,“以前我们总说忙不过来,原来是方法不对。”

李明和阿依古丽相视一笑。

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让改变从点滴做起,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到好处。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细微的变化很快就传到了阿布都·卡德尔院长的耳朵里。

那是一个平常的午后,李明正在给一位摔伤的老人处理伤口。

突然,他感觉到一道目光。

抬头望去,只见院长站在走廊的拐角,默默地看着急诊室的情况。

李明的手顿了一下,但很快就镇定下来,继续专注于伤口处理。

他能感觉到院长的目光在诊室里扫视,最后落在那个分诊台上。

“李医生,好了吗?”老人用维语问道,打断了他的思绪。

“马上就好。”李明用已经熟练很多的维语回答。

这时,阿依古丽推门进来。

“李明,下一个……”她的话突然顿住了,显然也看到了院长。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但阿布都·卡德尔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就转身离开了。

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你说院长会不会……”阿依古丽小声问。

李明摇摇头:“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这样,他们的“小改革”继续着。

在急诊分诊的基础上,他们又增加了双语病历卡,方便不同语言的医生查看。

门诊的预约系统也在悄悄完善,护士们发现新的制度让工作轻松了许多。

有一天,一个特殊的病人让这种改变的意义更加明显。

那是个维吾尔族的小男孩,被蜜蜂蛰伤,全身过敏。

多亏有了分诊制度,护士立刻判断出情况危急,直接送进了抢救室。

李明和阿依古丽配合默契,很快控制住了病情。

男孩的父亲感激不已,一个劲地道谢。

正说着,阿布都·卡德尔又出现在门口。

这次,他站在那里看了很久,目光在新的工作流程图上停留了许久。

“我以为他会说什么。”后来阿依古丽对李明说,“但他什么都没说。”

李明若有所思:“也许这就是他的态度。默许就是最好的支持。”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小改变开始在医院里生根发芽。

有一天,李明惊喜地发现,其他科室也开始效仿他们的做法。

“听说骨科也准备搞预约制了。”护士小马兴奋地说,“而且是自己主动要改的。”

这个消息让李明和阿依古丽都很开心。

但更让他们感动的是,一些老医生开始主动找他们讨论工作流程的问题。

“小李啊。”有一天,外科王主任叫住他,“你们那个双语病历卡的格式能不能给我们科室一份?”

李明受宠若惊:“当然可以。”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王主任拍拍他的肩膀,“慢慢来,别急。”

这句话让李明想起阿依古丽说过的那个骆驼的比喻,不禁莞尔。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某个周末,李明和阿依古丽在医院后花园吃午饭,那是他们经常来的地方。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你发现了吗?”阿依古丽突然说,“最近护士站的气氛变好了很多。”

李明点点头:“是啊,大家都变得积极主动了。”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变化带来的好处。”阿依古丽咬了一口手里的馕,“就像这个馕,如果直接给他们一个生面团,他们可能会抗拒。但如果是散发着香气的成品……”

“你又在打比方了。”李明笑着说。

阿依古丽调皮地眨眨眼:“这可是我们维吾尔人的智慧。”

正说着,他们看见阿布都·卡德尔从远处走来。

两人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但院长只是向他们点点头,然后在不远处的长椅上坐下。

他们注意到,院长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正是他们科室的工作报告。

在夕阳的余晖中,老院长的表情似乎柔和了许多。

“你知道吗?”阿依古丽压低声音说,“我听说院长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改革派。”

“真的?”

“嗯。他是第一个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