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科幻灵异>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101章 霓虹人的技术路线才是对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霓虹人的技术路线才是对的?(1 / 2)

这类调侃内容得到了很多赞,大家真需要知道消息的时候,你们隐身了。

当然也有一些有含金量的回答。

“谢邀,光神的采访公布之后大家都在邀请我回答,我在知乎上被大家所熟知正是因为我获得了光神管理的那部分自然基金赞助,同时又因为我从事的是人工智能相关研究。

大家肯定觉得我和光神所提到的项目有关系,但我想我做的研究和光神提到的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我做的研究主要是辅助人工智能。

之前我也多次介绍过,我做的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自然基金智能化辅助评审上,我和光神也只聊过一次,压根谈不上什么颠覆。

智能化辅助评审,现在的项目评审不是要从专家库里找专家们么?之前是有专门的学部工作人员来进行分配,现在则是由人工智能来分配,把项目分配给专家。

这个在23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化改革实施纲要发布的那一年,这套系统就开始使用了,当时F02代码下所有的青年基金项目都是由人工智能进行的项目分组和指派专家评审。

但当时还是会存在匹配不准,或者实际上的匹配度比人工智能后台算出来的匹配度偏差较大的情况。所以还是需要靠人来做微调。

我的项目就是提高它的计算匹配精度,尽可能减少人的干预。

这个事情的意义显然没有光神在接受采访中所提到的那么深远。

因此我也不认为我干的活有多牛,能和光神在接受采访中提到的给人工智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但同样,我看网上很多人说光神故意夸大,这我是不信的,光神能在拿到诺奖之后的采访大张旗鼓地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那就一定是足够有分量的技术突破。

以光神的地位,他不需要夸大事实来给自己贴金,而且我们非常了解光神,他做到的只会比他说的更多而不是更少。

更何况这次央妈的采访,主题是钱学森之问,既然聊到了创新机制,过去也有不少人质疑,把每年20亿的自然基金的审核、筛选权交到光神一人之手是否妥当。

从交给光神到现在也已经三年时间过去了,光神手下的这些项目确实也没有什么很令人惊艳的成果。

如果最终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和光神所说的相差甚远,那么人们只会质疑他继续掌管这部分自然基金的合理性,对他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年说长也不长,而这次获得的诺奖,无论是燕京还是民众,绝对能给光神更大的耐心,等候他主导的自然基金项目开花结果。

因此对光神来说,在这方面夸大其词毫无意义。

现在我就期待光神亲自揭晓,到底是什么样的成果,值得他用如此夸张的语言、如此重要的场合去做宣传。”知乎上某個获得了陈元光所管辖的自然基金赞助的博主回答道。

另外一位同样是因此而出名的博主回答道:

“泻药,我其实大概知道是什么项目,因为我参与了。我只能说非常非常神奇。

当时我们没有一个人相信这是真的。

另外光神也确实夸大了,但绝对没有夸大最后的成果,他夸大的是我们所起到的作用,整个成果最后的呈现可以说完全是光神一个人的功劳。

当然莪们这些人也有贡献,但我们的贡献很小。

大家可以理解成,我们提供的贡献是素材,最后光神把这些素材整合成了一道难以想象的佳肴。

真的非常非常不可思议,整个成果已经问世了半年时间,也经过了一些验证,但我在看到数据的时候,仍然会有种这是我们现在能做出来的东西的错觉。

我不知道它到底和未来人们创造机械生命有没有关系,但在我看来,它一定是机械生命的前置技术。”一位名叫的答主的回答迅速成为整个问题下面点赞数最多的答案。

评论数也在飞快增长,很快就突破了一千条,两千个赞,一千条评论,真是难以想象的比例。

“你好,我是大陆北方的网友,能不能具体透露一下是什么技术突破?”

“大佬请收下我的膝盖。”

“好奇被点满了,居然都已经跑了半年,业界一点动态都没有,这保密程度得有多高。”

“大佬我只想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后会不会有论文?相关成果会不会开源?”

最后这个评论被答主回复了,“肯定会有论文,我就负责了其中一部分的数据处理和对应的模块编写,但成果会不会开源我不知道,这个得看光神和上面的意思。

我也不知道是会通过开源的方式来促进技术进步,还是为了保密而不让相关技术开源。”

后面陆续有一些参与到项目中的人站出来站台,国内网友的好奇心才被吊起来,东大官方的纪录片就把焦点给转移掉了。

陈元光接受完采访的第二天,一部名为《芯火相传》的纪录片悄悄在各大平台上线。

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是最后一集《光刻厂》。

这一集充分展示了老中是如何解决国外技术封锁的。

“面对复杂多变的芯片产业局面,陈元光没有任何慌张,因为在陈元光的带领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