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观察鸟类的飞行,方文记录了很多资料,整理出自己观察得来的结论。
第一种是半月形的翅膀,啄木鸟和伯劳鸟就是这种翅膀,起飞速度快,飞行空间小,主要是在林间飞行,不适合长途飞行。
(啄木鸟)
第二种长窄尖的翅膀,各种燕子就是这种,
翅膀较长、较窄、较尖,正羽之间没有空隙,比较“厚实”,可以向后倒转,类似于飞机的两翼。
适合高速飞行,能够产生较大的升力和推进力。
这也是后掠翼的原型。
(雨燕)
第三种是滑翔翅,主要是海鸟,方文为此特别去了海边观察。
翅膀较长、较窄、较平,羽毛间没有空隙。
在滑翔飞行期间,鸟不用扇动翅膀,而是随着气流滑翔,以节省能量。
这种翅膀使得鸟类能够在热空气流上高高飞翔数小时。
是在辽阔无垠的海面上飞行的进化选择。
(海鸥)
最后一种是升腾翅,属于猛禽,老鹰、鹤和秃鹫都是这种翅膀。
羽毛间有较宽的空间,且较短,能够产生空气气流的变化;羽毛较宽,有助于增加翅膀上侧空气流动的速度。
当这些鸟将其羽毛的顶尖向上卷起时,可以增加飞行力量,而不需要拍打翅膀。这种翅膀结构使得鸟类能够利用其周围的气流来升腾,轻松翱翔。
(老鹰)
4种鸟类的翅膀,前两种更适合高速飞行的战斗机。
但从稳定性和平衡性看,后两种却更高。
方文由此得出灵感,水云二型的设计应该在机翼上下功夫。
随即,他立即返回了武汉,与仰光那边调来的飞机制造厂工程师一同讨论。
想要确定哪种翅膀更有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制作出对应的机翼飞行模型。
这种小物件,对于方文和工程师们来说,并不复杂。
很快便制作出两种滑翔和升腾两种机翼飞行模型。
在测试中,却没想,两种仿制机翼效果都不怎样。
这是因为鸟类飞行是通过翅膀的扑腾来改变升力,应对气流,那是鸟类的本能,才可以精确调整。
人类的飞行器是固定机翼,动力来源于螺旋桨,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随即,方文又调整了思路,将侧重面放在更好的适应气流的升力。
这方面滑翔翼的效果是最好的,
在进一步调整后,方文设计出了带上反角的海鸥翼。
(鸥翼机三视图,来源于我国早期螺旋桨教练机初教6,此机型几十年来一直在国际飞行训练市场使用。)
这种向上角度的机翼,升力中心远比平直翼要更接近机身,有着很强的滑翔能力。
在测试中,方文发现,这种机翼哪怕是没有动力驱动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无动力滑翔飞行,滑翔比大概在1比9,也就是说每下降一米高度,可以滑翔9米距离。
而且平衡性也随之大幅提升。
当飞机遭遇一侧偏转,将不会出现失控状态,妙就妙在两边的反角度机翼上。
当飞机向左偏转时,这种机翼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矩,从而产生反向力,自行帮飞机较真会平行的状态。
这也是海鸥在高空长时间滑翔飞行的奥妙。
另外,当飞机进行大角度爬升时,鸥翼也能产生向后的力矩,辅助爬升。
这种来自大自然的设计灵感,让水云二型飞机总算可以定型了。
随即,方文立刻进行原型机的设计。
设计稿中大部分还是沿用了水云一型,包括内部结构和起落架浮漂都没有变化,主要是在机翼上做出了改变修整。
当设计稿完成后,方文立刻前往仰光,安排飞机制造厂进行原型机的制造。
..........
仰光泰山飞机制造厂,拥有熟练水云一型飞机生产技术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们,在掌握了机翼的改造思路后,立刻着手生产。
为了赶时间,他们甚至直接拆掉了一架正在验收过程中的水云一型飞机的机翼,直接在其机身上进行鸥翼的改造。
这种机翼的改造,关键就在于上角度倾斜的外部反角机翼段。
因为不是平直翼,内部骨架固定用的整根的钢结构支撑也会因此弯折,这就需要保证这种结构机翼的稳固性。
毕竟这种结构机翼,左右两侧的外翼在意外情况下受力更多,要是不能保证坚固耐用,那可就悲剧了。
为此,方文和工程师们,在机翼中采用了4根钢支架,外部还焊接了固定装置。
做完这一切后,方文驾驶飞机首飞。
水云二型原型机被推入港口外的海面,方文坐船过去,登上飞机。
他启动发动机,开启机械感知,对飞机进行全方位了解。
刚出厂的飞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机翼了。
飞机在水面上加速,划出长长水线飞向空中。
这个过程中,方文以机械感知时刻关注着机翼的变化。
起飞的过程中,飞机的升力比平直翼要差点,但不影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