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很快,周五早上,新教学楼对面“欢迎新生”的黑板报,已经变成了“关于寄宿新生共餐试验”的三个版面。
昨晚大家集思广益,宣传委员执笔,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便成了。豪放大气又婉约的格式内容,还有几百字的隶书体粉笔字,吸引着广大寄宿同学的眼球。上面的文章没有一惊一乍的内容,平铺直叙的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与信服力。
第一版面文章开头:各位新生寄宿同学冒号,另起一行,大家好!第三行开始:我们是“新学期寄宿生共餐试验探讨小组”,经过学校领导的关怀与研讨,经过研究与讨论,我们申请成立了“共餐试验小组”,校领导已经完成审批与支持。
我们很多同学都是困难家庭,生活所用不多,大家都是正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跟不上身体需求。会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还有学习精神不集中情况。
经过校领导深切的关怀与支持,我们小组决定招募愿意进行实验的同学分组共餐,以家庭比较困难的新生为主体。
消息传出,得到同学们的踊跃支持。我们必将努力做好小组内的调节与采购环节工作,不负学校领导的关怀与重托,不负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
我们也会努力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做到学业与工作两不误。
也请学校领导监督与指导,让各位同学能一心学习,快乐生活。
也请大家对我们放心,我们相信小组成员有毅力有能力做好本校的第一届“共餐试验”工作,做好科学管理,并收集各项科学数据,对以后的“共餐推广”做出卓越的贡献。
也请同学们积极配合并监督,让我们努力做得更好,建设更便利快捷安全卫生的食堂,共同创造更美好的“共餐”环境,为下一个“四有”目标贡献力量!
尾部此致冒号,标题,横江中学新学期寄宿生共餐试验探讨小组。时间:1994年9月9日星期五
第二版便是招募报名负责人名单与招募地点,名单下面便是列出的各种需要注意事项了。
每人每个星期需要交四块钱,如果生活费不够四块钱的由学校补贴。因为学校资金有限,每个小组只购买三支公用的勺子,保证大家都用餐卫生。每个小组五个人,大家自行组队,找不到组合人员或小组人数不够的,可以找负责人调节人数。还是需要自己淘米洗菜,小组只负责采购分发。招募人数四十二人,初次报名四十八,已经筛选出二十五。
然后第三版是筛选出来的名单,下面是实时数据更新。
下午二班就一节美术两节劳动,陈新申请了一下,早上下课就带着同班的几个组员在食堂门口摆了两张桌子,桌子前面竖着个招牌,上面写着“共餐试验报名招募处”。
丽清打趣:有点工厂招聘的味道。大家哈哈大笑,打趣她可以做招聘主任秘书。
取餐的同学在几个男男生建议下干脆也搬了几张桌子出来,十几个同学在食堂门口就开始吃饭。大家笑笑闹闹吸引了不少同学来参观,就连组里的女生也大大方方的给大家介绍饭菜与花费,还有采购流程。
看着大家齐心协力的样子,陈新心里宽慰了许多,他们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把自己学习时间匀出来做好这个团队的事情,给这个团队争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件事给做好了,不能辜负大家的支持与信任。
期间来了几个女老师,她们兴致勃勃的也参观了大家的饭食。有个英语老师还尝了尝一罐肉沫蒸蛋,竖着拇指夸赞了几句,还问几个女老师要不要参加这个共餐模式。因为学校没有提供用餐,还有食堂的限制,老师们的饭食也都是食堂一起蒸煮的,大家各自用餐花费有点高了。
几个老师眼睛一亮,纷纷拍额后悔没有想过这种模式,大家只是一两个要好的老师自己组合,并没有达到经济实惠的效果。
政教处主任也来凑热闹,充分肯定了大家的思路模式还有工作热情,得到了一片由衷的掌声便施施然的走了。
经过这些插曲,几个同学便打消了疑虑,参与到共餐大家庭中去。让大家稍微询问了一下便算通过筛选,因为在大叔的记忆中,他们是真的贫困家庭。
有大叔在,有些人想要鱼目混珠还真的是有些困难的。
饭后大家一起洗洗刷刷,开心的气氛把一些观望的同学也感染了,有些女生也壮着胆子来报名,大家纷纷打着招呼,尽量不要给女生压力。因为现在加入进来的女生,大部分都是通过推荐的,她们胆子小脸皮比较薄,还没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戒备心。
基本上的男生女生都有五块钱生活费,只有少部分女生可能是家里父母有点重男轻女,抠搜搜的只给四块钱。这部分女生陈新准备做个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申请,尽量给她们留一块钱的零花。虽然一块钱的零花钱在以后是个笑话,但也是女生最后的尊严。她们需要发夹,更需要备女性用品防着每个月的例假。
和几个女生说了这些,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并且她们会对大家进行劝导宣传,陈新便放心了些。有些女生家庭性教育根本上就是空白,难免会对生理问题产生不必要的担心。
只是几个女生看着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