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先退下,将事情经过写下来,交给柳计!”
杜政毕竟老练,皱着眉头思考了两分钟。
其余人等见状,纷纷离开。
就留下杜政和刘昭。
“殿下,这事该如何是好?”
刘昭皱着眉头,这事确实棘手。
武力对付肯定不行,人数太多了。
还有那些盗匪,抢了粮食,早就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别说现在调不了军队,就算调来,那么多地方,恐怕也无从下手。
为什么同时出现阻挠粮食出城和抢劫的情况,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也就是说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事情,有人想趁机把水搅浑。
大概率不是为了钱粮,而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事如果是一两个地方出现,可能是百姓自发的行为!但是出事的现在有几十个地方,杜大人会以为这是百姓自发的行为吗?”
“殿下的意思,臣明白!”
杜政心头一惊,想不到刘昭竟然会思考到这个程度。
真是奇了怪了!
自己还小瞧他了,那佛祖的力量也太厉害了吧!
“杜大人,如果这次救灾不力,百姓是会骂你,还是骂朝廷?”
刘昭接着问道。
“大概都会,毕竟臣是安抚使!办事不力,被骂也在情理之中!不会与朝廷牵扯上关系。”
杜政何等聪明,当然不敢说百姓会骂朝廷。
骂朝廷不是等于骂刘昭的老子皇帝吗?
理由很牵强,但却勉强说得过去。
“杜大人说得也对,那杜大人被骂了,我当然也难辞其咎!”刘昭笑笑。
“殿下言重!”杜政觉得有些忐忑。
“那杜大人觉得该怎么做呢?”刘昭接着问道。
“臣准备将此事写成奏折,呈报圣上,由圣上定夺!”
杜政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粮食被抢是大事,但是有事不报是欺君,那罪就大了。
“有道理!”刘昭点头,“那么,在这段时间,我们就等着父皇的旨意吗?”
“这!”杜政一时倒没想到。
百姓在闹事,不能仅仅是上奏朝廷了事。
奏报到皇帝那儿,说不定还要在朝廷上讨论,如何处置,恐怕需要一定时间处理。
自己当然不能闲着,肯定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太子这样问?
难道他有办法?
于是小心地问道:“殿下,臣一时拿不定主意,还请殿下点拨!”
刘昭也不想隐瞒了,这事自己要猜得不错。
大概率和宋王有关,因为朝政混乱,让皇帝千夫所指,受益最大的就是他。
本着对谁最有利,就是谁干的原则,那当然应该设想成宋王就是幕后人物。
“我以为,一边将此事向父皇奏报,一边派人暗中调查,将带头闹事的人秘密控制起来,找出首恶!严惩不贷,其余百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基本也就散了!”
“殿下思虑周全!”杜政虽有拍马屁的意思,说的却也有道理。
“乡里路程远,百姓参与的可能性极小,而且据刚才报来的消息,那这些山贼盗匪几乎用的都是短刀,似乎是批量定制,那么这些山贼盗匪应该来自县城,派人秘密调查所有县城里铁匠铺,有谁在近期购买了大量的铁,卖给哪些铁匠铺,这样应该能查清武器的走向!”
“是,殿下!我这就去安排!”杜政点着头,这思维不一般啊!
铁匠铺都是经过官府批准的,铁的来源也是由官府指定的铁铺冶炼。
铁矿石也是由官府组织开采,也可以追查。
当然,也有私自冶铁铸造的,毕竟是少数。
在一个县城,私人冶铁的目的也不过是铸造菜刀,耕地工具售卖。
要问出谁是私铁铸造大户,理论上应该不难。
“另外,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包括那个徐志!”
刘昭对徐志没有多少好感,甚至觉得他有问题。
“是,殿下!”杜政犹豫了一下,有些吞吞吐吐。
“还有什么?”
刘昭见他欲言又止,肯定是还有什么想法。
“殿下,盗匪的事,除了暗中调查以外,要不要调兵围剿?”
“调兵?”刘昭略微思索了一下,“暂时不用!”
“是!”杜政没再说什么!
刘昭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
“那就先这样吧!”细节自然由杜政去处理,刘昭没有再说下去。
这就是当老大的好处,只要把大方向指明,下面自然会有人去想办法落实。
有条件就认真落实,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落实。
没有调兵,刘昭确实有自己的打算。
一来赈灾本来就忙,再打仗劳民伤财,而且盗匪那么多不是一时半会能剿灭的。
而且这些盗匪一看就是有预谋,有计划的,上山就是盗匪,回城就是普通百姓,难以追查。
二来如果此事真的和宋王有关,那大动干戈,会不会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若是镇北王率大军趁机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