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私塾此时显然符合向书院转型的所有条件。首先我来介绍下此时我家私塾的规模,在我家拿到办书院的资格前,我家私塾常读学童已有四五十人,塾徒(不定期来上课的)则有五六十人,所以有“百徒私塾”之称。其中开书学生有 16 人,欲开书的还有 10 余人,欲走科举之路的则有近四十人之多,然而宗亲不到 10 人,北园乡的不到 20 人。这就说明我父亲原本为宗亲和乡亲办学的初衷已经被颠覆,光是外县的学生就高达一半,外府的也有 20 余人,这种生源状况也是我家私塾具备向书院转型的主要原因!
我家私塾本是为宗亲和乡里开办,可为何在我父亲的“亲力亲为”下竟成了奉中南地区最知名的学府?甚至规模可媲美府学(府一级官办的学院,教师称教授,最高领导为学政,通常由员外郎出任,为从五品)。这要从我父亲第二次乡试落榜决心办教育说起。
由于家里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本身就有功名,再加之官场上又有熟人,所以在硬件和软件上都下足了功夫。先说硬件,我家私塾原本是在北园乡里买下了一户陈姓人家的祖宅。这户人家以前可是不得了,这人外号叫陈老布,是辽阳府里公认的“布王”。至于他家什么时候开始做织布、卖布生意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很遥远。他家之前有作坊二十余处,光染坊就五六间,工人则好几百,每年能纺出各种布料近万匹,收入每年至少也有一二万两白银。前文书我给大家说过洋务运动之后银子的购买力,可想而知在洋务运动之前,每年一二万两白银的纯收入是什么概念?他家光土地就有 5000 多亩,房屋更是无数,家里四房小妾,十几个儿女,可谓幸福满满。
就在他这一代,他感觉生意做得大了,而这一切都是沾祖宗的光,于是开始重修祖宅。这人据有些老人说那是非常虚荣,特别爱面子。他家本有的祖宅占地就有十多亩,后来又买了周边十多亩,扩建了祖宅。他家祖宅之前什么样不得而知,而扩建之后占地近 30 亩,各种院套就有 30 几个,房屋 100 多间,妥妥的豪宅。据说从他家正大门坐马车绕到他家后墙,不用十分钟也得用八分钟。后来他到我家银庄典当(典当其实跟抵押贷款性质差不多,只不过在当时利息高得吓人)的时候亲自说过,他是花了两万两白银扩建的祖宅,但不知真假,反正也不会差太多,那时候真是个天文数字啦!
但后来怎么到我家来了呢?陈老布这人啊,哪都好,脑子活络还勤奋,但就是有一样不好,就是他抽大烟,而且他嗜烟如命,量大得吓人。他家有钱,他净抽纯度比较高的英国货,因为当时国内做提纯技术还不行,辽阳当时有大烟卖,但纯度都比较低,所以他都是在奉天定制英国货。这种大烟是在印度制作,然后在香港加工贩卖,据说行里称做“神仙糕”,因为它纯度非常高,所以抽上跟做神仙一样。咱也没抽过,也没体验过,但据说这种香港过来的货售价极高,普通的国产大烟抽一次都要 6 钱银子,所以这东西老百姓沾上就是一个“倾家荡产”。但听说这种香港过来的英国货一小块就要七八两银子,天哪,抽一次一亩半地就没了,看来“一时的神仙”也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但是这个陈老布家缠万贯呀,听说不但他抽,他每次都让他的小妾给伺候他,这样他的两个小妾也染上“神仙”瘾了,而且越纯的越戒不掉。但是他家有钱呀,当时以陈老布的财力,就是他全家都抽,抽一辈子都没问题!
但是命运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在 19 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自然风很快就吹到奉天了。很多人在这场“自强”运动中受益,比如我们家钱庄,但同时有些人安逸惯了,不想改变,也不信不变则死的道理,陈老布就是典型。当辽阳府开设第一家官督商办的织布厂时,陈老布还笑话人家呢。有着几代人总结的一整套传统的织布、卖布经验的陈老布自然是瞧不起这种他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东西的。结果这家只有他家员工十分之一的织布工厂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纺织出各类布匹两万匹,陈老布就看不懂了,这东西真这么管用吗?怎么这么点人一个月的产量他家两年都达不到。等他买到那些洋布(西方织布机纺织出来的布被称为洋布,手工作坊纺织出来的布叫做土布),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东西质量太差,根本比不了自己家的土布。当知府找这位土布大王谈合作的时候,他断然拒绝。不知是他这种老法子太安逸了,还是真像他所说的“布还要看质量,洋机器做的东西能和人做的比吗?”其实我说就是他安逸惯了,不愿改变,也是对改变之后未知的一种恐惧,他就始终未改革。
直到第二家洋布厂开业,他还是以“人力好,且便宜”为理由继续织着土布。虽然即使这时他家的土布虽然销量大大降低,但是还是有很多对洋布质量持怀疑态度的人买他家的布。有时候命就是这样,人家应对销量低的办法是降价,而降价后利润低了之后就减少成本,这样才有竞争力。但这位在农业社会的王者陈老布遇到了工业时代自然就变成青铜了,他选择销量降低的办法竟是增加成本,不知道是不是他做决定的时候“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