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师傅聊了一会儿之后,张静与赵毅带着自己家两个小不点往家里走了回去。
“当家的你说公社那边生意能有公园胡同好吗?”
张静与赵燕相处了小半年,自然是相处出师徒感情的,赵燕在这边也是非常的勤快,每天都帮着张静在餐馆忙活。
“比不了。”
赵燕摇了摇头笑道。
“既然比不了为啥不让赵燕继续在厂里当学徒,至少一个月还有十块钱的津贴可以拿。”
张静好奇的看向赵毅。
“公园胡同这边有了几台缝纫机给人缝补衣服了?”
赵毅看向张静问道。
“三四台吧。”
张静想了想说道。
“如果不是你把自己的份额给了表嫂你觉得她收入能有二十多块钱吗?”
赵毅再次问道。
“不能。”
张静摇了摇头。
“公社那么多大队,加上县城也没有缝纫机给人缝补衣服的先例,只要赵燕能打开门路,那么以后找她做衣服的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手工缝制的衣服不如缝纫机,再加上现在不少大队都在弄副业。
相当于她就是独门生意,没有竞争压力一个月加上小人书的收入挣二十块钱应该没问题。”
赵毅笑道。
“村里我可是知道的,那些人都特别的节省,怎么可能花钱去做衣服,当家的你会不会想得太简单了。”
张静还是有些担心。
“自己缝制的衣服不出一个月就得开始补针,缝纫机大半年都可能不需要,你觉得村里人会转不过弯,以前是没有地方做,去买又太贵,不得不自己亲手做。
拿钱有些人可能舍不得,可拿十二个鸡蛋就能做他们就会舍得。”
赵毅笑着分析道。
花钱可能有些老人舍不得,可用鸡蛋去换就舍得。
其实都是一样的,供销社收鸡蛋也是五分钱一个,十二个也是六毛钱。
夫妻俩说着话已经把许老爷子的饭菜做好了,两个小家伙端着饭菜就去了许老爷子家,放假后赵毅也就被把电视机往外搬了。
现在老爷子家里可是有不少小不点在那听故事。
而此时林口公社,赵燕正忙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做棉袄的少,可做衬衫的订单太多了,都是那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等着有了这件衬衫相亲能有一个好印象,也是自己最想要穿的衬衫。
尤其是第一个得到衬衫的年轻人,刚拿到衬衫就直接穿上,一路得意的走回了家。
“小伙子不冷吗。”
路上遇到的人都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一点都不冷。”
年轻人咬牙硬撑道。
“真是傻小伙睡凉炕,全凭身体棒啊。”
众人忍不住吐槽道。
而屋里看小人书的倒是真的不冷,屋里有火炉,还有炕,坐在火炉边上看,或者坐炕上看就行。
一分钱看一天对于他们来说也比较划算。
清晨。
1980年2月15号。
刘文涛带着一家人赶到了临时厨房,自己亲生的两个最小都已经五岁了。
还有四个十几岁的,加上洪梅都是他今天的下手。
“张静。”
洪梅看见张静笑呵呵的招呼道。
“洪梅你也过来帮忙啦。”
张静笑着走上前笑道。
今天接了四十多家人的年夜饭订单,中午就得带走,每家都是一碗红烧肉一条鱼,但架不住多。
下订单的都是刚结婚的小年轻,自己不想做饭,反正吃得丰盛就行的想法。
工钱可是比平常多一块钱,刘文涛想着把孩子带过来帮忙,拿到工钱就当给他们发压岁钱了。
张静带着众人来到院子中把鱼往外搬,刘文涛则是负责处理肉,这些肉都是湾沟村那边杀完猪送过来的,价格跟市场价一个样,不过比市场上的猪都要肥。
现在的猪肉可是八毛九一斤。
张静与洪梅带着一群小不点处理鱼,而赵毅家两个小不点已经跑去了广场那边跟着街坊的小不点去放鞭炮了。
还不到中午一阵阵香气四溢,那些订了年夜饭的人早就等在了这边,自己带着装盛的盒子跑了过来,刚出锅就打包往家里带。
鱼倒是一条都没有多的,红烧肉还剩下一些。
“洪梅这些你们带回去就行。”
张静笑着说道。
“那怎么好意思。”
洪梅连忙推辞,可家里一群小不点看着锅里的红烧肉都在流口水。
“这是帮厨的规矩,哪能坏了。”
张静笑道。
说着话张静就把六块钱递给了洪梅。
而此时的赵毅已经忙活得差不多了,就等张静与小不点回来开始炒菜。
刘文涛看着锅里还剩下大概一斤多的红烧肉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家人开心的端着红烧肉回到了家,这才开始准备年夜饭。
每个小不点都拿到了五毛钱的压岁钱,开心的跟着两人一起忙活。
“今天白忙活了一天有啥感想?”
洪梅看向刘文涛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