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江云还在留在江四叔家里吃了顿饭,江四婶用了她带来的炒菜料,虽然因为第一次用,掌控的不太完美,但在味道上已经拥有了质的进步了!
江四叔再一次对妻子的厨艺大夸特夸,夸的四婶的自信心膨胀,准备明天带着炒菜料回趟娘家,再给娘家人露一手。
江云看着桌上那盘炒的稀碎的麻婆豆腐,默默舀了一勺,嗐,别人家的事,就别管了吧,四婶能有这么多人包容,也是人家的福报啊。
等从江四叔家里出来,江云又去找了周晴。
周晴早就约了中介,精挑细选这么久,终于在雅园附近买下了一套合心意的四合院。
这套房子距离江云家步行只要十分钟,骑车两三分钟,朝向好,院子又大又规整,是周晴心目中的梦中情房了。
现在家里四个年轻人,只有陆澈这一个007加班狗没时间顾及私生活,还没搞到四合院住。
当然,以他的逼格,以后国家分房那都是迟早的事,而且房子只大不小,待遇优渥,只是作为穿越者,谁不想在二环里屯几套老宅四合院,坐享躺赢人生呢!
这可是妥妥的一本万利的投
资啊!
除去市中心的房地产投资布局以外,乡下宅基地转让,土地变更使用权,也是可以操作的方向。
江云准备在乡下搞搞自己的有机蔬菜基地和果园,一是保证自己有特供绿色食品吃,二是供货给自己名下的各处的店铺,进一步降低成本。
要说种地这事,还是白满囤和李秀丽最在行,这又是大女儿的生意,他们自然一万个上心。
不仅把自家乡下的土地拿出来给江云做试验田,还积极去乡下各处找人帮着打听谁家有闲置的田地要卖。
如今经济发展,随着各路小老板的兴起,新增岗位增加,去往城里打工的人不在少数,一心一意想要抛开泥腿子身份,在繁华的城市里扎根的人更多,乡下一些田地就这么荒废了。
田地的经济产出确实是不太可观的,辛辛苦苦种一年地赚的钱,和城里上班或者打工挣的钱没得比,家里如果没有老人留在乡下伺候田地,仅仅包给别人帮忙种的话,这些地基本上不能为他们带来太多收益。
再加上人们想置换房产,去城里买房,乡下的宅基地和田地就更是鸡肋了,也不乏有一些人会
往出转让。
白满囤和李秀丽回去打听了一番,大概知道了个价,回来报给江云听。
江云在他们村算是个大名人,许多人都想巴结她,以图在城里找个好工作。
只是江云回去的少,白满囤和李秀丽又擅长打太极拳,一问三不知,问什么都说自己不能做主,村里目前能沾上江云光的人,也就是白六叔家,他们家的小芳已经去上了两年学了,学习成绩优异,眼看着以后也能出人头地。
前段时间,白家又找到了亲生女儿白悠南,他们在城里吃了个团圆宴,回去又大办的一场,邀请了全村人来吃饭,给白悠南介绍家里的亲戚,让她在村民中混个眼熟。
江家这几年真是一年一个样子,虽说他们比较低调,但新盖的房子,偶尔开过来的小轿车,逢年过节明显丰厚的礼物,都叫大家知道他们家过得十分富裕。
眼红的人有,想巴结的人自然更多。
听说江云要买地种菜,有些人家就动了心思,想把自家的地的粮食地也变成蔬菜地,卖菜可比卖粮食挣得多多了。
于是他们便联合起来,找个人话事人,想走白满囤的关系,和
江云谈一谈合作。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们本村出去的大学生,关系就要比其他人亲近,有这种好事,何必去别的村子买地呢,在自家村子里搞,带动一下村里的经济,这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嘛。
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舔着个大脸去直说大家想跟着赚钱,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所以还找了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支书,想把村里的集体土地拿出来规划一下。
村支书早就想搭江云的顺丰车了,但是碍于情面,实在开不了这个口,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也是快退休的年纪,如今办事也是一心求稳,倒是新来的村长才三十多岁,有一股子拼劲。
这位村长是他们县里刚派下来的文化人,接的任务就是带领乡村人民脱贫致富。
所以下乡一年多都在吭哧吭哧修路,毕竟要想富先修路嘛,别的不说,先把公交车搞到村口来再说。
只要公交车能过来,至少村里的产出以后想拿到大集上去卖,那就容易多了。
赶大集也是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村长叫徐遂,国字脸,长的很正气,说话也是标准的普通话,当然,也因为普通话
太标准,所以不太能融入村民之中,虽然这里也是帝都,但帝都也有方言呀。
徐遂在村里修了这么久的路,如今已经大有成效,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出门,到处都是泥坑,一踩一脚泥了。
虽说现在公交车还不能开到村口,但他们自己赶着驴车、牛车,或者推着独轮车、两轮车去赶大集,已经比之前方便了许多,自行车也能在路上飞跃,连带着邮递员都少了许多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