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DZ市当今唯二的,也是当下这座城市最炙手可热的CBD,大华工业园的商业示范区自然是赵林和信荣华去的地方。
只不过对于曾经前往汕头、蛇口、广州等地进行深入调研的他们来说,虽然大华工业园的商业一街很有些令他们耳目一新的东西,而且堪比经济特区那些中心步行街的人流量也很让他们惊叹;
但相比而言,那条只目前依然还有一半尚未完工,但已经逐渐对外开放的商业二街,才是两人真正感兴趣的地方。
与商业一街不同,才修到一半的商业二街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艺术建筑,而且这条街与刚刚新建起来的菜市场相邻,两个区域没有围墙隔开不说,施工方甚至特意给两边打通了三条并不长,但很宽的道路;
所以,与充满了红色时尚和情调的商业一街相比,商业二街更像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家庭妇女。
按理说,如此巨大的风格反差,加之又彼此相邻,商业一街应该发挥出更加强大的虹吸效果,将这边的人吸的干干净净才对。
但事实恰恰相反,只开放了一半的商业二街,人气并不比自家的姊妹差多少。
只不过与商业一街清一色的年轻面孔不同,这边的半条街,来来往往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
之所以说“大部分是中老年人”,那是因为其中也有不少年轻的脸孔掺杂其中,其比例甚至能逼近三成。
这种人群构成,放在一個新建城的商业综合体里,在当下非常罕见。
你要知道,这里并不是小区或者街道上的那些邻近菜市场或者供销社,虽然那些菜市场和供销社里面也经常出现大量的混杂脸孔,但那是由于这些地方邻近住宅区,加之是生活必需品的集中场所,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但大华工业园区距离主城区可是有将近三公里的距离,靠着那些新鲜有趣又时尚的玩意吸引大量的年轻人过来游玩消费不奇怪,但能把大量的中老年人吸引过来,却着实不简单。
而如果在大量吸引中老年人过来的同时,还能让年轻人保持兴趣,那就更加不简单了。
…………
“信荣华,发现没,商业一街那边的业态构成属于标准的综合业态,衣食玩乐购样样都有;但商业二街这边的业态,却让我有些看不懂。”
缓缓走在尚未硬化的土路上,赵林脸上露出沉思。
信荣华认可地点了点头,与尽显年轻化的商业一街不一样,这边的业态构成明显要简单的多,而且店铺的平均面积也要大得多。
除了那三条与菜市场相连接的通道处密密麻麻扎堆着一些餐饮店之外,其余已经开业的店铺,要么是养生推拿的,要么就是一些各地的瓜果生鲜特产专卖店。
那些餐饮店他们去看过,与普通的餐饮店不同,这些点全是主打一个“来料加工”,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旁边的菜市场买到各种不认识、或者不怎么会料理的山野食材,可以在缴纳一笔并不贵的加工费后,交给这边的店家处理,然后当场开食……这种模式在南方还算常见,也能补充年轻消费者在“探宝”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因此是个不错的模式。
那些瓜果生鲜特产店却有些超乎两人地预料,这边的特产店并不只是把货卖给你就完事了,除了会给你详细介绍一番这些特产的各种品牌故事以外,还会现场教授和让你体验这些特产最适合的做法和吃法……究竟是榨成果汁好、还是冰镇好,究竟是凉拌好还是要热炒好,这中间该怎么处理,用什么样的器具和烹饪方式,怎么调味,具体的步骤,以及最好配什么食材,都给你讲的一清二楚,甚至还会现场给你演示,让你尝尝味道,觉得喜欢了再来买。
不得不说,这种先尝再买的方式,的确让人舒服,也避免了许多没必要的争端和不满。
而这种一边听故事,一边享受,一边观摩学习人家怎么处理食材的过程,不管是对中老年人还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但是种非常新奇的体验,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充实自己……也难怪会有那么年轻人会专门跑过来,然后在一家店一坐就是半个下午。
因此,在赵林和信荣华看来,商业二街这边与其叫做商业街,倒不如说是一个“展示+学习+体验+双向交流”的平台,B端宣传的属性超过C端售卖的属性。
好吧,其实这也可以想得通,毕竟这些特产店的商户,其实都是德州和兰陵各村的农村合作社,他们在这边一边宣传自家的特产,一边沉淀这些产品的消费人群,也无可厚非。
虽然赵林对于这种模式究竟会不会成功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但整体来说,他还是比较看好的。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还在建设过程中的商业二街是不可能拥有这么庞大的人流量的……这些店铺的平均面积虽然要普遍比一街那边大一些,但这种展示+体验的模式,注定了人均逗留时间会比较长,这会极大地限制商业二街的人流吸纳能力不说,也会明显降低消费者的趋赴热情。
所以……
真正引流的大头,并不是那些餐饮店和特产店,而是另有其人。
察觉到这一点,赵林和信荣华齐刷刷地把视线投向了某个位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