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这一战,两兄弟大军从上到下都被惊掉了眼珠子,尤其是朱元启,现在他算是明白了,难怪这个时期,只要在南方举兵起义,只要能有千人以上,不是重城,基本都能成功的原因了。 朱元启知道南边的元军当地守军战斗力低,毕竟不受元廷看重,到这个时期,军饷基本都没有。 而且军中的水分自古就有,更何况这些人,只是朱元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也太拉闸了些,简直就是离谱。 (历史中朱元璋攻滁州比这更离谱) 朱元璋没有朱元启想得那么多,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滁州拿下了!这是他与朱元启的第一座城! “弟,看见没,咱们把滁州拿下了!咱们兄弟做到了!” 朱元璋顿时激动,直接抱起了朱元启,眼中甚至泛出泪花。 旁人永远不知道朱元璋有多难,他一直想给朱元启一個安稳,如今滁州拿下,代表的,不仅是地盘,更是代表着,能给朱元启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朱元启心中也不是滋味,从当初的逃难,到现在正式成为一方诸侯,这个过程,太过曲折,一路磨难,两兄弟都扛了过来,今后,只会越来越好。 “哥,哭甚,我们应该高兴,滁州拿下了,这是我们的第一步,以后,还有很多!” 朱元璋抹掉泪花,又给朱元启擦掉,坚定的点点头。 “弟说得是!咱听你的!” 两兄弟温暖的一幕,惹得远处看着的众人,都是心头一暖。 大军进入城中之后,朱元启当即令人张贴告示,禁止扰民,一切并没有升起什么波澜。 安置好之后,朱元璋与朱元启便是商议起接下来的方向,李善长也被一同叫来。 “现在滁州已经拿下,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朱元璋现在有些膨胀,没拿下滁州之前,心心念念,拿下之后,又觉得这一城之地,不够,还想再打下一些来。 朱元启一笑,拿下滁州似乎打开了朱元璋身上的开关一样,现在满脑子只有两个字:打哪。 看了一眼李善长,朱元启将这个舞台交给了他。 “百室,你给我哥解答解答,好让他有个着落。”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李善长,李善长也是早有准备。 “将军,副将军,我们现有大军近五万,只靠滁州一城,难以为继,必须得扩张,然,不管往哪个方向,都必须先将周边拿下,以此稳固滁州,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拿下来安与全椒。” 朱元璋点点头,随即又看向朱元启,这意思,再明了不过了。 朱元启笑了,朱元璋的意思他懂了,李善长虽然说得有理,但具体怎么弄,还得要让他来出主意。 李善长也是很想听一听朱元启的高见。 “哥,百室说得不错,仅凭滁州,大军供给极为困难,短时间无妨,毕竟我们钱粮不少,但时日一久,必出祸端,必须得提前考量,拿下来安与全椒极为不错,不仅可以稳固滁州,也是后面进攻的方向。 不过,在弟看来,除了这两地,还应将六合一同拿下!六合靠近扬州,而扬州之地又较为富裕,若是有机会,不可错过!” 这三个地方,将来都是出兵的桥头堡,来安靠近泗州,全椒靠近和州,六合,则是在朱元启眼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 朱元启深深知道,明年,张士诚就会起义,并且直接占据高邮府,随后称王称帝,即便是这样,前期的张士诚,实力可以说很弱,人马不过两三万,比现在的朱元璋差远了。 但张士诚真正的发迹,就在脱脱率领百万军(记载的虽然是百万,不过这个水分太大了)围攻高邮,爆发的高邮之战。 这一战,正是脱脱被元顺帝流放,途中死亡,大军群龙无首,被张士诚所破,不仅奠定了元廷对起义军由攻转守的大势,也是张士诚起势的关键。 这一战,致使张士诚大军暴增,随后就是这一战带来的影响,让张士诚一路连战连捷,地盘不断扩大。 如今,朱元启要做的,就是等着张士诚起义,等着他称王,等着他被元丞相脱脱围攻,只要脱脱被流放,他朱元启就出兵截掉张士诚的机缘。 如今朱元启之所以没有让朱元璋进行大动作,一直都是小幅度进行改变,他就是担心会打乱原本的历史,在他眼中,高邮之战是重中之重。 只要元廷这百万大军尽丧,便完全可以不用跟着历史走了! 除此之外,朱元启看重扬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起义军元帅张明鉴率领数万人攻下扬州,然而扬州大城,可被那张明鉴给屠了,上百万人,仅余十八户(明史·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记载),这是何等丧心病狂才能做得出来。 这是被记载的,没有被记载的不知还有多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明初时,天下都是千疮百孔,甚至可以用废墟来形容,就是因为哪里都有战乱,破坏随处可见。 朱元璋虽然不知道朱元启为什么会这么看重扬州,扬州虽然富裕,其余之地也不差,不过朱元启都说了,朱元璋也是同意。 在他看来,打哪不是打,不差一个六合,至于再往后,到时还得再商量。 李善长则是迅速思考起朱元启的目的,李善长有些想不通,仅仅只是贪图扬州的富裕? 心中摇头,随即就否决了,李善长可是很清楚,扬州乃盐道,且粮食与赋税都要经过扬州,如此重城,必然是重兵云集,即便攻下,也会遭到元军反扑,到时也无法发展。 李善长心中叹息,也不再去想,何况又不是现在打扬州,到时再劝便是了,不过只是六合,他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