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这部电影,李易还是蛮喜欢的。
当然,唐路就更加高兴了,虽然说,他因为科幻电影节的事情,的确是希望能让李易帮忙,可是他在这之前也没有抱着太多的期待,毕竟,电影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拍的。
更何况是要作为科幻电影节的开幕影片,那对质量的要求绝对不低。
其实国内不是没有科幻电影导演,但是为什么没找?
因为这次的科幻电影节,参与的可不止是国内的电影人,同时也计划邀请很多海外的科幻电影,要是自家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那就很尴尬了。
就好比足球,国内要申办奥运会,这种综合性的赛事,看的的确是综合国力,可是要举办足球世界杯的话,国内的环境倒是足够了,但是却根本不可能,为什么?
懂的都懂。
而现在虽然李易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下自己想到的故事的大概,但是在座的都是电影人,自然有分辨故事好坏的能力。
一部电影,好不好,虽然说不仅仅看故事,有时候一个好剧本,碰到一个不合适的导演,或者能力不足的导演,同样的也能给你拍的稀烂,但是李易这边却完全不需要担心。
所以唐路自然是无比的开心。
“啧啧,这个故事好!不止是硬核科幻,而且不需要太高的制作成本,对国产科幻电影,也会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啊!”唐路不由地赞叹道。
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
因为之前提到过了,科幻电影,想要发展,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时下大多科幻电影都是大制作,而且拍出来的效果往往也是毁誉参半,这也让很多投资人,不愿意在这个类型方面砸钱投资。
所以,眼下需要的不是什么经典大制作的科幻大片,因为这类的科幻大片,虽然影响力肯定更大,但是不具备普遍性,可是《月球》这样的低成本科幻电影,却是有可能像《十二怒汉》那样,成为很多人跟风模仿的对象。
关键是,这类的电影,成本低,也就意味着门槛低,自然可以有更多的导演去尝试,如此一来,不说盘活了科幻电影这一块,但是至少,可以给科幻电影注入新血液。
“不过,你这个故事,有一点,既然可以在月球上开采资源了,那么怎么会只有一个开采基地?”陈问问道。
“谁告诉你只有一个了?”李易笑着道。
“额?嗯?”众人都有些疑惑。
“月球很大的好吧,而且,就算是只有一个,这也不重要,完全可以说是开采成本高,一般的公司承受不起不就行了?”李易又笑着道。
其实这个问题,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然,原版里面的设定的确是有些扯淡,比如主角所属的那个公司,说是占据全球70%能源份额,可是这样的公司就只愿意请一个矿工,真就是逮着一只羊就往死里薅,的确有些扯犊子,当然,其实这些同样的并不影响电影的剧情。
因为本身科幻电影,你不可能真的毫无瑕疵。
《月球》的故事,说的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以及探讨一个“人”的终极立场!
《月球》的故事的开篇,就是在实现一个假设,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第二个你会怎样?
“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第二个你,你会怎样?”李易笑着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电影的一个核心线,但如果真正遇到了,我们又如何面对彼此,我们会谦让还是争执,和平协作还是掐到不死不休?这都让人困扰,并且涉及很多社会心理、伦理规范,变量太多。
“这个倒是真没有想过!”
“不过,你这个故事,倒是的确有点另类的无限循环的味道,一个克隆人和另外一个克隆人,3年一个循环.细思极恐啊!”周果不由地说道。
“而且,这个设定的确很好玩,其实克隆人的概念早已有之,这个不算新鲜,但是这个故事的巧妙就在于,两个“我”不但基因完全相同,连社会记忆(情感、启动时的知识储备)也相同。
环境设定也真的极为巧妙:与世隔绝的外太空,真相正慢慢揭露,两人之一因为客观条件必须牺牲……
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是两个人,两个不同的人。在未启动前所有的克隆人有着一样的生理、心理、情感意识,是近乎完全一致的。但启动后,第一个林希经历了三年的月球生活,三年的寂寥、渴望,对其他事物的尝试和学习,使得他和第二个林希已经是两个不同意义上的人。他们的相遇,实质上就是不同年龄的自我的会面,是在月球上生活了三年的林希穿过时间虫洞遇上初来时的自己。”陈问分析道。
“而且这个电影的探讨的主命题也很有意思,克隆人到底算不算人?”唐路笑着道。
“的确,从电影里面来说,克隆人是被奴役的对象,而且,几乎是和《楚门的世界》很像,被安排好了人生,尽管只有短短的3年!”
“关键是克隆人也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这一点很有意思!”
“对了,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克隆人,而不直接安排机器人?”陈问又问道。
“因为人始终是不同于机器人,而克隆人因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