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其他类型>CNC苍蓝暮光> OR9-EP2:天鹅湖(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OR9-EP2:天鹅湖(4)(1 / 4)

OR9-EP2:天鹅湖(4)

【我没见过比娜杰日达更理想的战士了。然而,泽连科娃只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她不知道如何停下来。有时有些情况是不可能做某事,你必须停下来。泽连科娃没有停下来,于是有时你必须跟着她才能及时阻止她……】——拉狄克·格拉坚科,1936年。

……

随着撤离行动的开始,西德变得日益空旷。来自前线的每个消息都会给后方带来极大的震动,哪怕其中有些只是谣言。1984年2月上旬西德军的防线被母舰级BETA使用钻地战术突破后,即便NATO联军迅速地封锁了消息并组织部队夺回阵地,但泄露到后方的传言仍然导致成千上万西德平民逃往尼德兰、比利时和法国。2月下旬在埃尔福特的失败及BETA随后的大规模反攻则带来了另一次逃亡潮,没有接到撤离命令的军工厂产业工人也打算突破封锁强行逃离,不少人在试图逃跑时被看守工厂的西德军士兵当场逮捕或击毙。

情况在3月伴随着BETA的攻击重点转向南欧而有所缓和,然而战局依旧不容乐观。从北欧南下的BETA集群迫使NATO联军从中欧抽调兵力,与此同时南欧的人类联军也岌岌可危。紧随着东德的崩溃而覆灭的捷克斯洛伐克把奥地利和匈牙利暴露在了BETA的攻势面前,失去了东德军又不能得到俄国人有效支援的原东欧集团岌岌可危。

到了3月末,匈牙利阻止BETA接近布达佩斯的一切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就这一系列军事上的失败,各国的将领们争执不休,其中来自南欧的将军们一致认为他们为了配合NATO的战略、避免BETA从捷克-奥地利-意大利方向将欧陆残存的人类领土分割为两部分而做出了许多牺牲,其结果是疏于正面战场上的防御。NATO联军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但他们还是捏着鼻子往匈牙利派出远征军,这和令人不安的【BETA以建立巢穴为目标向匈牙利进军】的分析结果脱不了关系。

但匈牙利人也不能把一切都怪罪于NATO联军居心不良。埃尔福特战役失败后,损兵折将的NATO联军(并非其中一部分的东德军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又一次放弃了反攻的计划。即便加固防线在母舰级BETA出现之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部分重要意义,他们依旧打算拒BETA于防线之外。考虑到占据了东德的BETA开始在东德各地建造地下设施并利用这些地下设施实现更灵活的调兵遣将,决定先发制人的NATO联军在3月份组织了数次进攻,试图驱逐捷克的BETA集群以便将奥地利的防线北移、使其同西德军会合,但无法有效对付BETA的激光炮塔的NATO联军未能取得预期中的进展。结果,担心华沙和埃尔福特的惨剧在自己这里重演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选择了提前护送平民撤退到西德和奥地利,一时间中欧地区风声鹤唳,人人都想求得一张通往英国的船票或机票。

至于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更是他们梦寐以求却又可望不可即的净土。

“可以这么说,西德方面允许你们东德在流亡到西德之后继续招兵买马而不是直接把你们的部队吞并了事,就是在于他们希望能像你们一样大规模地动员军队。有你们在,他们做某些事的时候也方便些。”开着车的彼得·伯顿用德语和身边的同事们聊着天,他穿着一件普通的迷彩服,戴着一副墨镜,打扮得倒像是陆军的士兵,“你们东德人能从一千五百万人里维持住百万人规模以上的常备军,而人口比你们更多且没有那么多平民被BETA吃掉的西德到现在为止的全部兵力也就是五十多万人,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我想西德军自己也有不小的压力。”

“这所谓的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当中,有不少人并非战斗人员但仍然被算作是军队的一部分。”真正的东德人提奥多尔只好先纠正伯顿的错误,“许多人服的是替代役,他们的工作场所是建筑工地。”

“但是这些人最后仍然参加战斗了,不是吗?”伯顿用左手扶着方向盘,右手拿起一罐可口可乐。即便车子颠簸个不停,他也能巧妙地维持住平衡,不让半滴可乐洒在他的军服上。“从去年年初开始你们就把替代役人员也塞到前线去了。艾伯巴赫少尉,西德军需要用你们的存在来说服人们接受更大规模的动员……对你们而言则不存在类似的问题,毕竟你们和波兰人还有匈牙利人都是和俄国佬学的。”

提奥多尔仍然感到费解,他和第338中队的美国驾驶员们并肩作战已有一段时间了,这些人偶尔会说出一些几乎是支持东德原状的话来,那些话对于现在的提奥多尔而言并不是多么悦耳的赞美。大部分来自NATO联军的军人对原来的东德没有什么好感,无论是其存在本身还是手段,因而麦克尼尔等人的反常态度总会让他惊讶。“情况也许会有所改变,伯顿先生。”年轻的东德军战术机驾驶员试探着伯顿的真实态度,“过去的一些事实证明我们在获得成果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

“这是个好问题,艾伯巴赫少尉。”伯顿把可乐一饮而尽,随手把可乐罐丢到了路边的草丛里,“为了对付BETA,人类需要采取种种非常措施,你也认同这一点吧?那么,这些非常措施会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