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的一路上,顾德音见到太多的人间悲剧,那一幕幕都让人揪心不已,她惟有催促钟时名尽快赶路。
好在有官兵一路随行保护,她的安全无虞,到达岭南时,已是春天,正好是播种的季节。
钟时名做为钦差,督促种粮,各地官员都要配合行事,各种优惠政策相继出台。
而顾德音是大商家,顾家在此的根基有些薄弱,但她财力雄厚,提前签订了购粮契约,调动大小地主们种主粮的热情。
果然,一看到有大宗买卖,就连荒地都有不少人热情地去开垦,先不说荒地三年不用交税,对于他们来说,能多赚一笔是一笔。
此时北边的干旱在南边并没有成为热门话题,这里历来与中原腹地有着隔阂,不过随着旱情的深入,迟早会有商人来这边筹粮囤积起来准备大赚一笔,灾年最不缺的就是这群人。
所以她先下手为强,她的契约都有官府作背书,所以不怕有人毁约不履行。
她先来一步,后面再想哄抬粮价的大商户就只能干瞪眼了。
南边最繁华的就是海上贸易,顾家在这边也有自己的商行,同样与海外商人进行交易获利。
顾德音到来后,与南洋商人来往最多,据说那边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水稻,所以她提出不用真金白银来交易,要改用粮食。
至于他们不擅长种植水稻,这容易,直接就派人过去指导就行了,总之下一季的交易得用稻米。
对于这种交易方式,有人感兴趣,有人嗤之以鼻。
顾德音对此并不在意,有远见的人自然知道粮食比金银珠宝宝贵得多,更何况她这边还提供技术指导,所以有大片土地的海外商人最为感兴趣。
一整年她都在忙这个事,而在年末寒冬之际,北边的旱灾终于全面爆发了。
南边湿冷的气候,她并不太适应,搓了搓手之后,她拿起萧明章写来的信,说是朝廷已经开始赈灾了,因为有做充足的准备,赈灾的安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灾情初步得到控制。
放下了萧明章的信,她又看起了义兄薄青崖写来的信。
他还在江南待着,那边是鱼米之香,因为有他提前部署,粮价很是稳定,而且顾家商行对朝廷赈灾一事响应得最为积极,倒是赢得不少好名声。
顾江淮在京统筹,如今他出门都被人称为大善人,听得他觉得太高调了,所以减少了出门的次数,但京郊的施粥棚却是搭了起来。
有顾家带头,不少大商家也不好做缩头乌龟让顾家独美,纷纷打开粮仓配合朝廷的举动。
在大商朝上下都一心想着共渡难关时,惟有顾二叔夫妻俩对于大把大把的粮食送出去,而气愤不已。
顾二叔更是冲到顾江淮的面前质问,“大哥,是不是别人叫你一句大善人,你连自己是商人的根都忘了?这捐出去的是多少钱?你算过没有?我们顾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顾江淮连头也不抬,直接打断他的话,“你若是来跟我说这些废话的,那就赶紧滚,别耽搁我的时间。”
他的一双儿女都在外奔忙着,他没有时间听老二说这些不着调的话。
顾二叔看到自己被忽视了个彻底,他气不过地掏出几位族老写给他的信,摆在顾江淮的面前。
“大哥,族里不同意你这行为,你赶紧收手,不然族里就要派人北上过问此事……”
顾家商行的钱不是他顾江淮一个人的,而是顾家所有人的,他顾江淮不能如此自私自利。
顾二叔脸上的得意,在触及到自家亲哥那冰冷的眼神时,顿时有些慌了。
不过想到自己没有错,所以他瞬间挺直腰,与顾江淮对视。
“族里不同意,让他们北上来问我好了,正好我也有东西要让族里看一看。”
他拿出顾二叔当初勾结禹王的铁证摆在桌面上,此时他嘲讽地看着脸色发白的老二。
“这些不用我多说,你都知道是什么吧,当初禹王定下的罪是谋反,你这证据一摆上去,我们顾家全族都要受你连累,你说族里看到这些,会饶了你吗?”
顾二叔脸上的冷汗涔涔,他冲上去想要拿到这证据销毁掉,哪知手却被兄长按住。
“你以为我就只抓到这些证据?老二啊老二,你打小就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你一直不甘心我当这个家主,但这家主之位你还真担不起……”
“我不服,你就是比我早出生……”
顾二叔大声吼着,此时他的脸因为恨意而扭曲。
顾江淮长叹一声,自家闺女说得对,老二这种人迟早还会再卖了顾家,留着他终究无益。
这次他不再心软,而是唤出自己的护卫,将顾二叔绑了起来。
“运回江南本家,让族里处置。”
有他的亲笔书信,族里不敢怠慢,自是会禀公处理。
顾二叔挣扎却无果,他知道自己离完蛋不远了。
顾二婶看到丈夫被关押了起来,先是不服的大闹一场,后面看到那些证据,她顿时哑口无言,一时间,手足无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