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不可教也!”
他撸起袖子,眼见着就要去掀开朱正的被窝,想好好教训教训这个不知悔改的小子,却被赵宏善挥手阻止了。
“吴大人,和年轻人较什么劲?年轻气盛嘛,以后若能同朝为官,少不得要历练一番,届时自会成长的。”
说着,他又朝巷子那头扫了一眼,见积雪越来越深,又道:“走吧,今日便先回去歇着,明儿大考,咱们的事儿还多着呢。”
有了赵宏善当和事佬,这事儿便只能揭过。
那副主考冷眼扫了扫朱正,一甩袖子,黑着脸走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上前行,不多时便消失在黑暗里。
考巷顿时又安静下来,俏儿趁此机会从被窝里爬出来,却是不敢在胡闹,给朱正松了松筋骨,便乖乖地换班离开了。
夜深人静,不少人的心思却活络起来了。
尤其是一直盯着这边所有风吹草动的王仲,嘴角突然扬起一丝得意,冷哼一声,“还没开考就先得罪了副主考,还想高中?做梦吧!”
他洋洋得意紧了紧身上薄薄的被子,刚躺下去,却又闻到那股令人作呕的粪臭,顿时胃里一阵翻涌。
“呕——”
……
一夜无语。
众人总算是捱过了第一个晚上
。
大雪不知何时已经停了,雪过后便是天晴。
初升的太阳还没什么温度,阳光洒在雪地上,照射出一片橙黄,格外静谧。
风依旧是冷飕飕的,看着天气,这几日便都是晴天,雪化的时候只会更冷……
这天气,着实令人有点难捱。
今日便是正式开考。
朱正深吸一口气,搓了搓手,接着从考篮里拿出笔墨来。
“咚咚咚——”
等到了吉时,伴随鼓点声,便有差役跑进来,大声高呼:“大宗师有令,开题!”
“开题!”
“开题!”
顿时,许多的兵丁,从明远楼出发,手里都举着高高的木牌子,开始有秩序的向各条考巷走去。
那牌子上写着的,便是今次恩科的第一科考题。
这考题范围,便都出自四书五经。
考生需做三篇四书文,四篇五经文,时间上没有规定得多久写完,只要在第二场之前交上就行。
而出题方式也非常的简单,简单来说就是以四书五经来出题,割裂经文,变化制题方法,繁简纷歧,其句式及语意均不完整。
通常就是些“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古之贤人也”这样的名篇名句。
所以,若要破题,首先要做的便是搞清楚这个题目来自哪篇经义,再
行解答,只要是认真读过四书五经的,几乎都能写上几句,只是水平高低而已。
不一会,这牌子便移到了朱正的号舍前。
朱正抬起头看了看,那上头写着:“二。”
二?就一个字!
其他看到考题的考生顿时懵了!
这何止是割裂经文,这是割得只剩一个字了好伐!
众人立马搜肠刮肚,一个个抓耳挠腮地想这个二字是出自哪篇经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不不不,不是,这是二代,不是二……”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不!也不对!这是二三!不是二!”
整个考场顿时哀鸿遍野,几乎所有人都一副仇大苦深的样子,个个都是苦瓜脸。
连王仲陈笃等人,也好半晌没能回过神来,望着那个大大的“二”字,恨不得一砖头拍死这个出题人……
就在众人愁眉苦脸之际。
朱正却哭笑不得。
这个题……在历史上,应该是万历年间的会试题!
此题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
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一章是鲁哀公跟有若的对话,有若是孔子的弟子。
鲁哀公在这里问有若,说遇到了收成不好的这一年,他的费用就不足了,那该怎么办?
有若说了,『有若对曰:盍彻乎』?
这个「盍」字就是何不,「彻」,就是用彻这种赋税制度。
根据《雪公讲要》里面引的《皇疏》引《孟子滕文公篇》,夏朝用贡法,殷朝用助法,周朝用彻法,这都是税法,就是征税的这种法律。
换句话说,税率是十分之一,人民百姓,这是农民要缴税,就是缴十分之一。
有若在这里劝鲁哀公实行缴十分之一的这个彻法,就是沿用周朝的税收制度。
这个考题他简直太熟了,不光是熟,甚至后世还有不少名留青史的传世佳作!
随便找出一篇来,都能秒杀一大片!
难不成,因为他的穿越,导致了这考题提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