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容颜决>历史军事>大明帝君> 第二百九十六章 没那么简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六章 没那么简单(1 / 2)

“一年两季,半年可收成。”

李元培深吸一口气,很认真地道:“无论土质如何,都可亩产三十石?”

朱正自然明白李元培心思,这也是所有人的疑问。

南北两方水土不一样,淮南的橘子到了北方就会成为不结果实的枳。

如果土质不一样,番薯的产量会不会有变化?万一产量不稳定呢?

朱正沉声道:“暖棚是因为有张虎生带着各位官兵、老农精耕细作,所产的番薯,可以答道每亩三十石,寻常人栽种,虽然没有这样精细的条件,但亩产二十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朱正这话说得很保守。

但听到众臣耳中,却无异于天籁之音。

毕竟,别说是三十石、二十石,就算是十石,就足以让很多百姓活下来了。

李阁老抿了抿嘴,又道:“敢问陛下,此物如何储存?”

这么多粮食,不可能一次吃完,稻米可以储藏在常平仓内,而且晒干就能储藏很久,但番薯呢?

就算是亩产这么多,但若是不能储藏,容易烂掉,那就是纯属浪费了,李元培作为首辅,考虑任何问题都非常的周到和长远。

“储存更简单,挖地窖即可。”

朱正想也没想道:“北方的寻常百姓,本就家家户户有地窖,就算

是南方,也能新挖,不过是出一些工罢了,等番薯正式推广种植,内阁可先拟一道旨意上报,让南方的各州府免征半月的徭役,让大明的百姓们在农闲时,挖取地窖。”

挖地窖比建谷仓简单多了,建谷仓起码还要考虑防潮的问题,但挖地窖就是个地洞罢了。

李元培颔首点头,心里则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除此之外……”朱正继续道:“这番薯还能晒干制成薯干,这就可以作为干粮使用,无论是平日里百姓食用,还是行军打仗都能带上;若将其磨成粉,则又如面粉一般,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吃食。”

“这么神奇?”群臣听得一愣一愣的。

“神奇的地方多了去了。”朱正说着,从地里随意捡起一根红薯的蔓藤,上头还有不少薯叶,扬了扬道:“这薯叶,还可用来做菜,若是用猪油炒熟,口感会很不错,这蔓藤也可以用来喂养牲畜。”

真的,假的?

众臣小心脏狂跳。

如果真如陛下所说,那着番薯简直就是浑身都是宝。

堪比太上老君的仙丹啊。

不,仙丹或许可使一人长生,可这番薯所能救下来的人,那是成千上万啊!。

猛地,文武百官都不约而同想到了遭灾的百姓们。

倘若当初

有这番薯,又何来的那么多饿死的灾民呢?

这样想着,在场所有人的眼睛,竟是湿润了。

有了这番薯,就再不担心天灾了。

莫说是这样一场倒春寒,就算是再来十场二十场又如何?

眼下,大明粮食的产量足足可以增产三十倍,就算有波动,那至少也是十倍。

何况在朱正详细的计算中,这番薯即便是在不够肥沃的山地中,也可以开垦耕种!

若是这样一来,以前用来种粮的地方依旧可以种粮,而以前本来无法种粮的荒地,或是寻常的劣田,都可以用来种植这番薯!

没有人比这群在场的大臣们更清楚番薯的价值了。

薯叶可以做菜吃,生吃或者煮熟都可以充饥。

还可以喂家畜……

呼……

群臣沸腾起来。

“不知陛下一共培育了多少种子?可够推而广之?”李元培死死盯着朱正。

朱正笑了笑,道:“这里种了五百亩,供全国种植肯定不够,但应付这次倒春寒却是足够了!”

此言一出,场中众人顿时激动到差点跳起脚来!

难怪陛下之前说,只要撑过这半年的艰难,便可再现汉唐盛世,一切的一切,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陛下!”李元培带头跪下来,“臣等,恳请陛下立刻下旨

,调粮赈灾!”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大明朝的文武百官皆是羞愧难当对着朱正跪了下来!

朱正横扫全场,见朝野诸公与自己达成共识,马上朗声道:“拟旨!户部尚书郭攸之、漕运使付士楠,携湖广各州府竭力调粮,务必在半月内支援落实到受灾地区!”

“遵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一片。

这一刻,所有人对朱正心悦诚服。

这时,张虎生前来禀告,说晚膳已经准备好了,邀请朝野诸公前去用膳。

不过却被李元培等人回绝了。

眼下北方多地遭灾,他们多耽误一天功夫,天下便要多死不少人。

所以,哪怕饿着肚子,也急冲冲地带着所有跟调粮有关的各部官员回京去了。

最后,除了一些跟调粮一事无关的官员外,便只有朱正、赵筱月、俏儿、以及王言之四人。

西山屯吃饭基本是在集体食堂。

食堂也是朱正想出来的,这样便于管理,也便于让这些干活的农夫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