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这堂课是研究《黄帝内经》的,我想在座的不少是医术精湛的大医生、学识渊博的大博士,还有许多是科学领域的专家呢,这会儿却在听我这老头子在这儿絮叨,实在不好意思呀。
要想真正读懂《黄帝内经》,就得先好好研读,每个字都不能轻易放过哦。就从开篇的《上古天真论》说起吧,单这题目就得留意了。这里面的“天”字呀,可不是平常说的“上天”的那个意思哦。这个“天”字在不同情境下含义多样,有时代表宗教意义上的天,有时指代哲学层面的天,还有时说的是天文学范畴里的天等等,所以学中文得把这些弄明白。
不好意思啊,在这儿耽搁下时间,讲几句题外话。你们说为啥“天”字要那么写呢?真要深究中国文字起源的话,第一个字“一”可是从画图案起始的。为啥画成那样呢?就是因为说不清楚宇宙啥时候开始、天地咋来的,所以就用一横来划分天地啦。这就是所谓伏羲画八卦,一画分天地,这里面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从时间、空间角度看,至今都没法搞清楚宇宙的起源呀。咱们中国人一直挺看重这个的,你看现在科学都发展到探索太空了,不也还在追寻这个问题嘛。
今天我就顺带多说几句。西方哲学老在探讨人类世界的起源问题,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种,到现在都没定论呢。换个说法,不就相当于问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嘛。要是觉得西方有哲学,中国就没有,那可就大错特错啦。中国从上古就开始探索这些问题了,从唐朝古诗就能看出来,可惜年轻人没好好读。我们当年可是正儿八经读过来的,所谓读就跟唱歌似的念呢。
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唐人写的《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里,有好多好句,其中有些名句是和哲学、科学相关的,比如“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想想看,世界上哪个人最先看到月亮?天上的月亮从啥时候开始照人的?这可都是哲学、科学方面的问题呀,结果大家却把它当普通文学作品随便看过去了。
所以我常既批评自己,也批评学西方哲学的朋友。西方讲哲学、讲科学,又是分开又是分类的,中国可不是这样。我说中国文化里好像找不到纯粹的哲学家,因为中国文化是文哲不分的,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而且文史不分,哲学家也都是史学家,对历史都很了解。
就拿司马迁来说吧,大家都觉得他是史学家,我得说你们错啦!司马迁除了写《史记》,他那八篇大文章“八书”里的学问可是什么都有,天文、地理、经济等等。所以他不只是史学家,还是哲学家,也是政治家呢。这说明中国文化里,哲学、经济、政治、文学是相互交融不分彼此的。
刚才讲了对那两句诗的一些感慨,这和咱们讲《黄帝内经》有啥关系呢?关系可大了!所以要是文字搞不清楚,历史搞不清楚,就会有麻烦。就拿《上古天真论》这一篇来说,它主要是讲“天”的。我们知道“一”是通过一画划分天地的,在“一”上面再加一笔和一个“人”字就成“天”字了,天地人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一”的上面是“上”,下面是“下”,文字起源于画图象形,包含很多内容。《上古天真论》里的“天真”二字,就和形容孩子“天真”的那两个字一样,咱们都用了五千年了还在用。这个天真的“天”字代表本体论,说的是真实生命的第一个来源。
《黄帝内经》是黄帝为了探究生命科学,去请教医学老师的对话记录。不过,对于这本书,搞考据的人有疑问,这也是中国人自己弄出来的事儿,外国人更要挑毛病了。他们觉得这本书的内文不像上古时期的风格,倒像是汉朝以后魏晋时期那种漂亮文章。他们就寻思,上古时期能有这样好的文章吗?看来有些学者把自己祖宗看扁了。
这就属于考据学范畴了。我一辈子虽然注重考据,但不赞成盲目迷信考据。考据学得注重学问,但不能迷信。现在的人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太迷信科学了,这比迷信宗教还可怕。因为科学本身没定论,新的发明总会推翻前面的结论,永远没尽头,这也是科学的精神。就拿爱因斯坦来说,他那么厉害,对科学的发明也不敢轻易下定论。你们才学了点科学的皮毛,就敢随便下定论,我觉得挺可笑的。这就是解读《上古天真论》篇名时要注意的地方呀。